在"李察三世"的完全劇場體驗的體驗

N年前還在大學讀書的劇評.
有吳美筠老師的評語.

2009年7月27日
-----------

<<李察三世>>的完全劇場體驗的體驗

林導演在場刊中提及的「完全劇場的體驗」(Total Theatre Experience) 不但把悲劇、正劇及喜劇元素一次性的放進舞台裡,也加進了錄像、歌舞等元素,可是在我看來那些元素並不能每一部份都可融合得宜,尤其以對白的腔調將悲正喜三種氣氛穿插,有總突兀或令人不明所以的感覺。

相信大家對佐治李察三世的哥哥被李察派去的殺手殺死一幕仍然有相當的印象,我對此場特別有印象的原因完全是因為兩位殺手所使用的語言風格與劇中其他演員X然不同,其口語並接近現代的語言風格的確為嚴肅既莎劇添上些喜劇的元素,使觀察有放輕鬆點的感覺,然而,作為劇中第一名因李察權力慾而犠牲的角色,且是李察的親生兄長,殺手們抽離的語言風格也許為這宗殘酷不仁的謀殺案加上譏諷的效果,但處理不當便輕易使喜鬧的氣氛蓋過命案兇殘所帶出的毛骨悚然,使觀眾失落在嘲笑與殘暴之間,進退兩難。

在劇中還有不時滲入口語化語言風格的還有李察本人,這種處理使李察與其他角色對話時,令李察的角色性格有了改變,尤其在第一幕初愛德華病重,李察與伊利莉伯王后的爭持及李察向安妮示愛兩幕中,李察較為口語化的語言均為角色加添一份輕佻,塑造了一個純粹意氣風發的老人,這種感覺延伸至李察與安妮一幕更見突顯,使優雅、詩化的對白變得誇張,令觀眾感到安妮受騙也只是她的天真所致,加強嘲弄性。若這些譏諷或改變角色本質的效果是導演處心積累,那整個效果未免有點過,掩蓋觀眾們進入李察內心黑暗面的通道。

但實話實說,導演在其他total theatre experience的元素中與<<李察三世>>一劇也配合得宜,使香港觀眾對莎劇有另一種體會。雖然全劇仍然以敍事式戲劇為主,但加入錄像、舞蹈或形體及舞台機關作為點綴,豐富了是次演出,也拉近了莎士比亞與香港觀眾的距離。我們必須了解到莎劇在香港戲劇界發展多年來還沒有大型的、以敍事式演出的原因,其中必定與香港觀眾害怕自己「高攀」偉大劇作家與經典劇目有關,是次買票進場的觀眾或多或少抱著「越級挑戰」的心理準備(只少這是筆者意見),故導演是次採取total theatre experience也是為了舒緩觀眾繃緊的心情吧﹗那些舞蹈、錄像及舞台機關超越時空,使觀眾們稍稍轉移視線,就像中場休息前的斷頭台機關,巧妙地使用觀們的好奇,保持他們觀眾的興趣直至第二幕開始。而錄像則扮演深化及加強觀眾對劇本的思考,錄像投射抽象的構圖提醒觀眾在觀看故事同時,別忘了抽離一點審視李察三世這個角色性格,這大概是投射眼睛的意思,這樣推敲下去,偶爾傳來的狗吠聲就如另一種暮鼓晨鐘提醒我們要警醒,也像導演刻意將戲的節奏拉慢一點讓觀眾有足夠空間去消化和思考似的。林立三以完全劇場體驗連結不著重情節的敍事式歷史劇和慣於生活節奏急速的香港觀眾也可說恰如其份的嘗試,若抽走喜劇部份,也許效果更佳。

-------------------------------------------------------------------------------------
針對導演的劇場策劃企圖(完全劇場體驗),評價各種元素能否融合成企劃中的效果,是相當具建築性的劇評。廣東方言演繹中世紀經典,觀眾的距離感和歷史指涉兩失,是當代戲劇的挑戰。莎劇原著中,殺手對白的確有一番似是無謂胡鬧的對白,風格與佐治的截然不同;或許像作者所言,用抽離的語言風格來加強這宗謀殺案的譏諷效果。有時,劇評人較難考量的,是讀者反應與文化詮釋習慣對觀看的影響。
吳美筠













壹壹。七月藝文記。Pixar exhibition

壹壹。七月藝文記。Pixar exhibition

What an impressive exhibition!
觸動的感覺!
夢想就似伸手可觸及的!

.重點展品能成為話題
.具吸引力的主題或副題
.滿足孩子愛互動,用身體體驗的特點
.光暗與孩子專注力的奇妙關係(初初暗, 專注力上升, 約十至十五分鐘後光暗沒有變化,專注力迅速下降)
.立體與平面展品應同時並存
. 一種"嘩"的反應
. 放大微細處.. 放大圖片成為wallpaper, banner. 能充滿空間
. 自由發揮區,通常為繪畫, 拍照,互動等
.與藝術家一同經歷構思,創作,蘊釀... 讓孩子珍惜,尊重和學懂堅持
.每一幅圖畫/展品都有他背後故事, 多件作品放作一起, 經過策展人的篩選,整理, 成為一個獨特的訊息

壹壹.六藝記. 男人事,男人是

壹壹.六藝記. 男人事,男人是

壹壹.六藝記. 男人事,男人是
Indy 獨腳男人四十如是說.

首場, 星期四晚上,
會欣賞的原因太簡單, 被那主題和宣傳的相片觸動著.
自那社交網絡裡發佈的相片開始已經份外留意,
由相片和文字簡介已感受到那一份對父親和作為父親的情感.
不過這份孩子(尤其是兒子)與父親關係的親若,
與傳統印象的父子關係很不一樣.
可能是李剛為人父,對父親身份的喜悅和思考份外深刻,
正如社學會研究父子關係的普遍結果一樣,
但孩子仍於幼兒階段,父親較為與之親近,亦如李本身的預料一樣,
孩子上了小學他便少了唱歌給兒子.

他一人分演自己,爸爸和兒子,
老實說一開始根本不能清楚地認到甚麼時候他是甚麼角色,
要知道他扮演小時候的自己和兒子時都是小孩子,
性格上沒有明顯不一樣, 雖然開始一段他已經明確地說出叫爸爸和daddy的分別,
也用心地在空間劃分為兒子和自己所屬的.
但作為觀眾的角度仍然很難區分
不過這也引伸另一個反思, 是否必須分得這麼清楚?
這畢竟是一個關於作為兒子到作為父親,再扮演自己兒子凝視自己的一段思考.
是一個四十歲的男人自說自話的思考, 無論是出於父親,自己,或是兒子,
到底都是自說自話.

作為一個女人,我大抵難以理解每年馬拉松有這麼多人參與,
我沒有想過這竟然是一個人到中年對自己的自我認同!
在李的眼中,四十了. 一個不再發夢,已經面對現實的年紀,
但不代表堅持不在. 只少在馬拉松這活動.
我彷彿看到李跑著時看到的一切,
這個完結是最完整最令人滿足的.

壹壹.五月藝記

壹壹.五月藝記

這個月看表演的頻率不算很多,但花的錢多得把自己嚇驚,

找個人陪我去火星
這是一個關於寂寞的原創正劇,
老實說,劇本仍見些瑕疵的地方,
但經驗老到的演員們處理得太好了!
果然是我很喜歡的女演員們:小玲和區嘉雯.
小玲明顯為新來港女人這個角色下了許多功夫,
調整自己音色的能力超讚!
第一次看區嘉雯是大學老師推介的,
這一次看她演這個老輪椅婆婆,
感覺更親切!
這劇處理的主題本身已很沉重,很寂寞,
JIMMY的怪異和DOROTHY的樂觀為這份沉重輕輕的中和一下.
也讓全劇節奏加了些有趣的變化

四川好人

PLAZA X 異變街頭
很驚艷!不止是因為在葵青舞台上出現冰場,
更多是劉中達的冰上舞蹈演出和CCDC舞者的舞蹈配合.
熱情是多麼實在,冷酷是主觀的渴望是不認識,卻深知比熱情更坦白,更真實.


還有展覽...非常夏德泉待記

《遇上傳播甜蜜的天使--夏卡爾》-- 2011‧春‧台北遇上

生日快樂夏卡爾愛與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

首先要再三感激必勝的門票!這是一個很好看的展覽,多謝你的推介!
無容置疑,猶太裔藝術家夏卡爾是深信生命中有愛的人。
他的畫作充滿愛的幻想和童趣。題材簡單直接。
展覽以五大主題貫穿,「故鄉與異地」、「花束與戀人」、「畫家與動物」、「音樂與戲劇」和「詩情與畫意」。
如果跟著展覽主題記錄比較沒趣,始終我不是研究藝術品的專門人士,
我還是安份的跟據自己看畫感受寫下來吧。

一進場看見夏卡爾的簡介和他出生時代、藝術界進程和他的藝術生涯年表。
以往讀歷史時總覺得像看虛構小說,不…比小說更抽離,文字更是冷冰冰,也全然看不見半個有血有肉的人。(出現的都是那些雄才大略的大人物,沒有感情的人)
但當大時代,中藝術界和「小」藝術家放在一起,那的的確確「過去」、「曾發生過」的感覺才真正浮現。
不論是為了學歷史看藝術,或是為看懂藝術了解歷史,立體並交叉地呈現才是真正的學習。
為甚麼我在讀書時沒這種經驗﹖

話說回頭,猶太裔的夏卡爾有九十多歲高齡,面對過第1, 2次世界大戰,流亡美國,經歷三段感情,
但他的畫作仍然能強烈地表現對愛的真摯。
不過作為男性,他的愛會否令人感到太沉溺呢﹖
許多畫面均以女角為畫作的中心,男角以繞著、倚旁、守護、安慰的姿態出現,
可能這種「愛妻」的程度不是每位男性賞畫者都認同呢……我猜著。

《我與鄉村》

畫作題材是童年回憶和故鄉,濃濃的童趣,畫面光亮鮮明,回憶是美好的,親切如綿羊。但回憶同時那樣不真實,畫面以幾何佈局構圖,有種超現實感。孰真 (圖像直立)、孰假(圖像倒置) 在記憶中好像太混淆。
色彩以漸變色配搭,是代表記憶正慢慢消失嗎?
無論如何,色彩仍然濃厚,他仍然確信故鄉、回憶和童年是美好而且深刻的。

《生日》和《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婦》

 《生日》之所以成為展覽主題畫,我猜想是這畫充滿戲劇性。夏卡爾吻在蓓拉的一幕,像吻凝住了時空。即使色調比《艾》畫偏暗,但氣氛溫柔而實在,沒有過多的遐想(Fantasy)。在我而言是應該比較適合華人地區對愛情的演譯和理解。








而《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婦》全畫充滿著新婚的喜悅,就是「HONEY MOON」的超強烈感覺吧﹗男女角沉醉在二人世界,甚至乎無暇接收天使送來的祝福﹗街上的人總是成雙成對,艾菲爾鐵塔看來更像童話般的落了一層紗幕﹗

《藍翼的時鐘》
特別喜愛這幅。
色彩很孩子,而且感覺充滿戲劇感,就像耶誕節時即將上演的溫馨節目,是有關愛、夢想和承諾的劇目!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