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rt For kid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rt For kid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Hello 有趣的妖怪!



最近閱了創作日本鬼太郎的水木茂編著的《世界妖怪事典》,除了有些恐怖的妖怪外,也有一些「有趣」的妖怪!


如果《打開蚊帳 仲等咩》是為孩子而演…

由Free to Play 製作的《打開蚊帳 仲等咩》,定位在大人、小孩都合適的歐洲風格小劇場演出,並包含面具、小丑和喜劇元素。雖然海報主視覺真的很古怪 (真的很抱歉,因為這個主視覺我掙扎良久),但最後還是看了。

側記Sue Giles的「嬰兒劇場創意製作工作坊」

(原文刊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Artism 2018年4月號)

近年在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範疇出現了新的觀眾對象:嬰幼兒,愈來愈多藝團嘗試創作適合0至3歲嬰兒的表演,以「Baby theatre」或 「Theatre for youngest audience」作為分類。我在去年五月考察南非舉行的國際兒童及青少年劇場聯盟(ASSITEJ)藝術節暨大會[1]時,亦看了不同形式、專門為3歲以下寶寶而設的表演,然後滿懷疑問和好奇回到香港。適逢澳門大老鼠兒童戲劇團邀請澳洲Polyglot劇團藝術總監Sue Giles,本年一月在澳門城市藝穗節帶來「嬰兒劇場知多D」互動講座及嬰兒劇場創意製作工作坊[2],近距離聽聽創作人如何為「不可能的觀眾」構思劇場表演。

東京玩具美術館

事源二月底參加TYA ASIA 藝術節時,大會邀請了Tokyo Toy Museum 擺放玩具閣,那次他們主要擺放木製玩具,而且有些日本民俗風的玩具,與我們一般現時流行看到的塑膠玩具或電動玩具風格不同,那我便在僅餘的自由時間抽了一個上午去逛逛。

The Very Persistent Gappers of Frip


幾年前因為工作緣故讀過這本中譯本《小魔怪黏巴達》,一讀難忘,被他的怪趣和人物角色深深吸引。最近買了原文版一再細讀,作為一個成人我看到成人因為成長的練習、為了生存而衍生的醜陋和自私。

墨爾本藝文足印 (3) ArtPlay


圖片來自ArtPlay官網 (Photo from ArtPlay Offical Webpage)

意外得知許久不見的朋友蝌蚪夫婦剛好亦出差到墨爾本,反而在外地比在香港容易約到見面,真有趣。和蚪聊起大家都是看見小孩好奇天真的臉孔,便可以掃去工作的煩惱和困悶。正好第二天的行程便是去參觀小而美的ArtPlay。

墨爾本藝文足印 (2) -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NGV) Fiona Hall


雖然已經是九月中,南半球的澳洲該是步入春天,但每朝起床仍是十度左右,每天我都抱著圍巾頂著冷帽不放,到底有多怕冷? 儘管開初幾天常下毛毛雨,但墨爾本的冷其實不太要人命,走著走著蠻舒服的 (也不談在街上偶爾看見穿短褲短上衣的人,他們的衡溫系統是另一套嗎?)。

不大喜歡追趕行程,在短遊墨爾本的這幾天,完全放輕步速。墨爾本市中心座落在 Yarra River下游兩旁,我們住的酒店是在河的北邊、最為熱鬧繁華的區域,但幾乎每一天我們都會橫過河或到河的另一邊,其中是因為NGV就在過河的南邊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