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口述影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口述影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享受一份被折磨的工作



雖然知道用星座典型描述,來為自己的不足開脫,是一件幼稚得很的事, 甚至我本人極力從典型印象中掙脫出來,像是文科生數學不好是正常、女生就是愛美之類, 牡羊座自然就是衝動、三分鐘熱度,所以會常常偷懶好像是必要的事, 至少我小時候玩 The Sims 設定的白羊座角色,都超愛賴床,從這點可以引証到。 但常常在困難、沉悶又重複的工作面前落跑,也總是說不過去⋯⋯ 

我說的是我的第二專業口述影像工作,我專門負責的是把舞台演出現場以話語描述給視障人士收聽, 讓視力障礙的朋友也可以同步欣賞舞台演出。 這工作其實超級折磨人,每個段落重看上百次、設計和撰寫文稿、隨排練變化修改內容,還有反複練習等, 一個約2小時的話劇演出,動輒花上約 80 小時的工作時間,還要在兩個星期內密集發生, 說實在,我也不大能說得清為甚麼我能撐得下去。 大致想一想,有幾個原因:
 1。可以接觸非常廣泛的表演藝術類型和團體,如果當藝術行政是很難橫跨這麼闊的光譜 
2。藉此深入認識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不論好壞(與喜好),都學習了解它的美 
3。口述影像員就像劇組以外的一人獨腳戲,劇本、導演、表演、臨場表現等,都是一人包辦!之前有另一個行政的案子,排練時導演找我來頂替某個角色講對白,之後她問我會不會有戲癮,我說不會,但可能是我在口述影像的過程中便在滿足自己的表演慾吧! 是享受,但同時也是折磨,這樣是叫抖M 吧? 

好了,嘮叨完了,回去繼續工作~
(補上演出後,觀眾的回饋,很感動)

2020年 11月,與媽祖的意外交匯



也許是命定的緣份,或是本能上自然而發的傾向。這個不寒不涼的初冬,接了一個工作是以天后為主題的舞蹈,還有看了其實上映超過一年的紀錄片《戲棚》。


這幾天為天后這支中國舞撰寫口述影像稿,沉浸在典雅的中文動詞裡,要在鏗鏘典雅的粵語中,裹著介乎繾綣、迂迴、纏綿,與剛烈、奔騰、暴發之間的情懷,甚是陶醉。用粵語描述同源同根的中國舞舞姿,比起其他舞蹈多了一份「相逢恨晚」的感覺,無論是聲音語言或是舞蹈語言,因為同源所以背後含著中華文化美學 --

含蓄但純樸的美學,都是一脈相承。我感受到,語言、文學、表演藝術,都是上千年文化互為表裡的果實。


可惜的是,這支作品無論是編或是演的,沒有套進香港相對於其他地方,獨特的崇拜精神面貌。中國打壓民間信仰,對天后只有一種民間傳說的離地印象,不如香港人,長年依海而居、靠海「搵食」,對於由人飛昇為神明的天后,可說是又親又敬,每年各個地區的天后寶誕,善信會抬著天后的分身神像繞境、為天后搭棚以大鑼大鼓的粵劇酬神,更是香港的陸豐居民一年一度「與阿禡的約會」。我的祖父母輩是漁民,對此情感特別深刻,今年因為疫情限聚令,大家都擔心受傳染而足不出戶,惟家裡長輩仍然放不下這一年一度的約會,仍然如期赴約,戴著口罩、雙手緊抱「阿禡」的神龕、神像,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如期在天后寶誕(天后壽日)繞境拜祀。這種視天后如母親的崇敬與不捨,一代傳一代夾雜親情與信仰流傳,沒有在這舞作看到這份難得的情誼,十分可惜。


可幸,也許是神推鬼㧬之下,去了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看了《戲棚》這齣紀錄片。


如題所指,紀錄片圍繞以酬神娛人的「大戲」戲棚為主旨,紀錄片不是直接人物描寫,也沒有煽情的旁述提醒我們有關保育等等議題,影片有點像建戲棚的原材料 — 竹篙 就是一個見証者:旁觀著戲棚建成、戲棚裡流動的粵劇藝術,宗教祭祀這些精神本體,還有把以上總總實踐出來的人。記錄的對話都是生活的:戲班班主和主角們討論演出調整、酬神拜祭時與天后神明的祈願、戲班內晚輩向前輩打招呼等等,平淡得如喝清水、日復一日的日常,但加上中間連接的安靜的定格鏡頭:戲棚頂「風調雨順」的旗幟飄揚與拆卸、搭棚師傅伴著海浪聲走在離地幾層樓高的棚上工作、看戲的老少凝視的眼神、老邁的粵劇伶人用指尖點按地上妝等等,這些沒有特別事件發生的鏡頭,其實並不是沒有甚麼發生,只是發生的「事情」和「情感」發生在觀眾的腦海裡。


對我來說,在看這個紀錄片時,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幼年時的家族記憶,海浪的親近、水上人的純樸、在那長途跋涉卻又異常熟悉的小島上,每幾步都會停下來打招呼的遠親近鄰關係。儘管這些記憶,已經幾近逝去而不再復還,沾濕的眼角是為了感概長輩的黃金歲月,連同香港舊日的民風民情一起步入晚年而面目全非。但只要一些暗示、一點象徵,還有適量的空間,紮根在心底記憶就會拼合浮現,只要活在記憶裡,就能永遠長青不老。光輝的曾經,即使沒有留下一絲痕跡,誰也沒法從記憶合拿走。


導演專訪

https://youtu.be/REd8lOMJEAc 

口述影像實習生出沒注意


時光飛飛飛~逝,原來去年今天,我還在上 Roz 口述影像的課程,但下週我便要正式嘗試從頭到尾為一個三小時演出擔任口述影像員 (註:還只是實習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