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範疇出現了新的觀眾對象:嬰幼兒,愈來愈多藝團嘗試創作適合0至3歲嬰兒的表演,以「Baby theatre」或 「Theatre for youngest audience」作為分類。我在去年五月考察南非舉行的國際兒童及青少年劇場聯盟(ASSITEJ)藝術節暨大會[1]時,亦看了不同形式、專門為3歲以下寶寶而設的表演,然後滿懷疑問和好奇回到香港。適逢澳門大老鼠兒童戲劇團邀請澳洲Polyglot劇團藝術總監Sue Giles,本年一月在澳門城市藝穗節帶來「嬰兒劇場知多D」互動講座及嬰兒劇場創意製作工作坊[2],近距離聽聽創作人如何為「不可能的觀眾」構思劇場表演。
Sleep No More 是美國紐約紅得發紫的Immersive Theatre(按字面直譯為「沉浸式劇場」),由英國劇團 Punchdrunk 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 (Macbeth) 製作,現時長駐在外百老匯的一所多層大廈內。對一人劇場和互動藝術深感興趣的我,終於在2016年春天能親身體驗這個享負盛名的演出﹗
紐約作為百老匯演出的重鎮,不單有著吸引遊客目光的傳統百老匯演出,也孕育了許多當代劇場的表演,而 Immersive Theatre (按字面翻譯為「沉浸式劇場」) 更成為各地劇場愛好者挑選百老匯音樂劇以外的首選。談到 Immersive Theatre 許多人只知道英國劇團 Punchdrunk 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 (Macbeth) 的 Sleep No More 現在長駐紐約外百老匯定目演出,但除了PunchDrunk ,亦不可忽視 Third Rail Projects 這個劇團,他們憑著啟發自愛麗斯夢遊仙境(Alice in the Wonderland) 的 Then She Fell,獲 The New York Times 選為 Top 10 shows of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