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枕上渡過的2015

來到2015年的最後一天,終於要開始進行回顧了。近年facebook 盛行,每年年底臉書都會推出能自動製造回顧的軟體,利用它「大數據」的能力從你的臉書記錄中選取照片及PO文。果然這是個呃Like的時代,我還是比較喜歡用自己的觀點。

回顧一下2015年我看過的書和表演藝術演出也許是很好的切入點。書籍記錄部份,有不少給我中途放棄的就不記錄了,但感覺上還有幾本沒有記下來、寫論文用的書也沒有記錄。這一年看了兩本傳記,以前認為成功的人的成功之道其實無法複製,而且要看一個人用文字記下他們的「豐功偉績」也讓我覺得嘔心,所以向來也對傳記興趣乏乏,但還是有些人我想要知道他們的世界,自少是他們如何演繹他們的過去。

演出方面,戲劇類佔最多,比例超過一半,其次竟然是看了3個音樂表演 (今天晚上會多加1個),而舞蹈和多媒體演出則各佔2次,覺得有點不可思義。透過追溯自己每個月看過甚麼演出,也是一個自問自答、幫助記憶那一個月發生了甚麼事的好方法,尤其看表演與銀彈能力和演出季有直接關係。

在協助回憶的功能上,回顧演出好像較閱讀有效,因為閱讀書籍可以重覆在不同時間點翻閱同一段文字數遍,儘管每一次閱讀都是那個特定時間對該些文字與概念的重新解讀,但只少文字是確切的客觀存在在紙張上。但演出是時間的藝術,沒有錄影的情況下,在演出過後我能記得的畫面和感覺,都是在演出過程中我的篩選,即使往後回想過來,也很大程度上是在回顧已被我篩選的片段。因為觀看那個演出的那個月、那一週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對作品的印象,而閱讀書籍有時候讀得很快,不消一周已讀完,有時候卻耗上數個月(碰上忙碌的時候),所以書內的主題與意念相對表演內的,較能獨立於情感而存在。

讀了Gene Ng 的「APP時代必學讀書法」一文,裡面提及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小型知識體系,書與書之間總有連結存在,這也是使看書的人總有一大噸看不完的書單在某個書桌的角落或腦海中。如何把知識歸類、組織、連結,每個人都不一樣,甚至有些人 (藝術家尤甚) 不喜歡分類,這也蠻有趣。以下分享我本年度看書時喜歡的節錄~

總覺得這樣標籤過的書可以成為日後翻閱的重要索弓


《情義之都 --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徐詠璇著
「我們想做別人的天使,還是自己的神?」
「籌款 -- 籌的最終不是錢,是人心」
「慈善事業,不必政府首肯。不應是高官支配。…甚至政府不贊同或不能撥款支持,但民間認定有意義而堅持啟動的,捐贈者也可以自行決定支持多少或多久。…自由意志,最重要的成功要素。」
//這一段是徐詠璇基於曾蔭權強推關愛基金失敗的分析,但看完這書不夠一個月便看到那個689叫人不要捐錢給大學,到底自由意志還管用嗎?


《生活是甜蜜》李維菁著
「一個晚上的心心相印就好,她不想圖謀配額之外的繾綣,很怕命運的反撲。」
「藝術行政就是伺候藝術家幫他們打雜,要錢要人我都要給,外人眼中裡說妳好棒做文化事業做美的行業,不知道我們就是優雅的奴婢。」
//難得此書以藝術光環邊緣的人的視點出發,重看這個書名,那還是初衷的甜嗎?

《鼓動-朱宗慶的擊樂記事》朱宗慶著
「這是一項冒險之舉,一旦把樂團職業化經營,就等於對團員們做了承諾,要讓他們生活無慮,可以全心投入,要做到這樣的承諾,樂團就得有長遠的規劃、不斷成長的機,以及穩定的收入。」
//但願每一位打算創團的藝術家都能有這樣的思考,不要只為了能容易取得更多funding而草率創團。

《挺身而進》雪柔‧桑德伯格著
「『堅持而可親』的談判的方式,需要女性經常微笑、表現感謝與關切、尋求共同乯益、強調更高的目標,而且從解決共同問題的角度切入談判,而不是採取批判的立場。」
「我母親要我們面對面坐下來,要我必須先說出妹妹的感覺後,才能解釋棒棒糖的分配有多不公平。那樣講很痛苦,但是反映別人的觀點可以釐清歧見,成為尋求解決之道的起點。」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女權主義先鋒在坦能觀察:『強者掌握名詞和規則標準,弱者只得到形容詞』。」


文太長,看看有沒有空間再續表演回顧吧....哈哈。

書籍
《情義之都 --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徐詠璇著
《圖解設計思考 -- 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 艾琳‧路佩登著、林育如譯
《生活是甜蜜》李維菁著
《鼓動-朱宗慶的擊樂記事》朱宗慶著
《創作,怎麼搞的?》Julia Cameron著
《挺身而進》雪柔‧桑德伯格著
《人性的弱點》Dale Carnegie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