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的力量

只想說,有一群每天在line 的世界喧鬧不停的家人們,即使身在異地、
即使讀書感到辛苦和累了,還有走下去和目標和動力。

我十分興幸生於一個可愛又親情滿載的家族裡。

由於還有很多功課未完成,只能把筆記重點改寫成句子作簡單記錄罷。
(但我已被深深融化掉! 很想要去他公司當實習生啊~~~~)

日期:2013年11月13日
講者:角頭音樂創始人-張四十三先生

  • 以黑膠唱片大細佔唱片店重要位置
  • 報導文學方式豐富唱片文化內涵
  • 有時候製造別人的不方便也是一種行銷手法
  • 每隻專輯上都有編號,每年都出版像雜誌補購的DM,令人欲存整套
  • 角頭音樂禮盒 (idea from Pizza box +Disc) 把貨存綁在一起賣!
  • 喜好、思想不受限!
  • 電影出身可能影響他對產業的敏銳度吧.
  • 50張的限量大型禮盒 + 樂評->收藏價值/ 延伸用途->餐廳擺設
  • 還可以記錄packing的可愛妹妹作為小亮點!
  • 注意每個小節, 隨時也可以是行銷點子!
  • 做跟人家不一樣的事根本就是行銷
沒錢怎宣傳?
  • 以訂牛奶方式->預購 (不知會生產出甚麼唱片的人,預先購,仍有180人願付)
  • 轉個角度想,經營者要拼下去,因為仍有這180人在欣賞你、認同你
  • 與欣賞你的人互動、從他們獲得具體支持
沒錢怎拍MV?
  • 監視器-被監視的愛情
  • 窮就是明知有錢能做更好的效果,但就是沒辦法
  • 搞藝術還是窮一點比較好
搖滾是甚麼? 
如果搖滾能讓我們永遠在一起,多好! -> 促成五年一次團聚演唱會

時間、空間是重要的創作元素
  • 角頭與樂隊過去的故事是老梗,如何把它變有趣?
  • 由未來講過去,把現在隱形
  • 你有想過一生最後的一個職稱是甚麼嗎?
小點子
  • 收集10張電影票換四十年後的一張,「生活有多苦,仍想撐到那一天」
  • APP - 電影的信、介紹親友的感謝語 (recall看戲經驗)
超酷的PPT! 一張淡出的手繪畫、淡出的一段段文字、溫柔的唸出文字的旁白,MV可以是這樣!

  • 超敏銳的大社會觀與細緻溫柔的關愛小人物心
    他們的故事是有血有肉、具體和真實的,他們的情感需要靠現代當下的我們用想像作連結與感應
  • 一個完整的製作,需考慮到工作人員/演出者的心情
  • 了解產業鏈內的弱項,如欠缺通路,使要努力的建立起來、克服它
  • 當兵是沉思的好機會
  • 要想像,當人生彌留一刻,你希望甚麼畫面會晃過眼前? 為它而奮鬥
  • 知足,蘭嶼人釣大魚不要因盤子放不下的故事
  • 阿美族人生的第二個名字與拉米高
---

用走的感受創業熱情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我們沒有去參觀博物館,但也開展了探索、尋找故事的旅程。
是日由國華老師帶領的創業課修讀及旁聽同學一同出發到南投,參觀創業家的腳印。

周六 7:50在台北車站出發,真的很睏,而且台北車站下的地下街真的很難找路,我又再一次迷路><"
還好最後來得及趕上遊覽車…太好..

這天的行程從早上八時出發到晚上九時半回到台北車站,真的很累…
到底花六小時的車程,實地到這些創業者的孵夢基地聽他們聊創業,是否值得呢? 這個問題怎麼有點像「花錢買體驗」是否值得的思維異曲同工…
文末再來討論這點,我們先回到參訪內容。





第一站:紫南宮
(http://www.xn--6kry7q182a.tw/)

以上南投竹山紫南宮,
咦,很奇怪,我們的創業課為何跑到廟宇來?

據老師所說,這跟紫南宮的發財金有關。
這跟我們香港的「觀音借庫」有點像,又有點不像。
像的是大家都是平民向神明借錢,一年後亦需歸還,但香港 (也代表是廣東地區嗎?) 觀音借庫借的只是神明的「保祐」,紙條上寫上銀碼,一億、十億也只是神明幫忙招財的一個象徵。
但紫南宮的發財金是真的能向神明借現金哩!
善信向神明祈願,然後擲聖筊 (就是「擲聖杯」) ,第一便能成功擲到聖筊的,便可得六百元台幣的發財金,第二次擲到得五百,第三次四百,如此類推。
當然六次內也沒有擲到聖筊可能就是神明認為這還不是時候了~
擲過聖筊後便可以帶著身分証等資料到廟旁的服務中心,那就像銀行服務台的空間辦好手續便可以正式拿到現金了!! (天啊~~~~~)
(老師說明時補充:沒有人會看著你擲了多少次才擲到聖筊,但舉頭三尺有神明,誰敢騙神明呢~ )
正時這個原因,有些創業家在開業前也會特意來向神明求發財金,發財金記得只能用在跟神明說明的用途上,這樣生意便能蒸蒸日上喔!

就是這樣,紫南宮成為景點之一,由於還發財金的人不少因為感謝神明幫忙,還的很多比借的多,所以廟宇旁的厠所 (就是下面這個竹筍狀的) 建築特別美,而且竹山區的清貧學生津貼也是由這一座偉大的廟宇支持,(所以真的是很有錢的意思哩...) 很厲害~!


紫南宮發財金:http://www.xn--6kry7q182a.tw/service/service01.htm


香港的觀音借庫: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8F%B8%E5%BE%92%E6%B3%95%E5%9F%BA/%E8%A7%80%E9%9F%B3%E5%80%9F%E5%BA%AB/10151254898786148


第二站~天空的院子



 一家堅持保留當地文化氣息的民宿。
台灣民宿眾多,有特色的民宿也不少,這個「山卡啦」(非常偏遠的廣東用語:P) 民宿有甚麼值得學習呢?
原來是一本初衷、一份觸動。
(以下概括記敍三小時的創辦人的故事,若有遺留之處請見諒,大家可到官網自行搜尋更多資料)
七年前還在唸大學二年級的年青人,有天在家附近的山騎機車亂逛時,突然發現一座非常古舊、殘破不堪的廢屋,這個房子已經有百年壽命,但經歷多次地震,其中包括921大地震,仍然屹立不倒,這名年青人突然很感觸,感觸是我們的生活變得愈來愈富有,出國旅遊、遊學機會變多了,家裡的電視、冰箱款式愈來愈新,功能愈來愈多,但從前家鄉的老房子為甚麼卻是頹垣廢瓦,早被時代所拋棄。
這一份感觸令他決心把這房子和這裡的文化保留下來,當他畢業向原來的房子業主把房子和地皮帶下來,因為這樣他欠債一千萬台幣,只是剛剛畢業的小伙子便欠下一屁股債,雖然我們現在說在香港唸大學也是還未畢業但已欠下政府一大筆債務,但顯然這一千萬很不一樣。
為了重修這房子,他找來當醫生的表哥,表哥辭退了原來的醫生職務,表兄弟二人花了一年時間把這個房子修復過來,成為今天的「天空的院子」。
這樣聽來,就像是兩個傻瓜和一座房子的故事,但台灣就是一個能讓人可以當傻瓜,還有人願意給掌聲而且一同參與的土地,若干年後,房子的債務還光了,創辦的小伙子還可以拓展他的版圖,把夢想發得更大。
他結合了青年人的力量,鼓勵青年與他一起貢獻舊社區,透過專長換宿的方法,鼓勵青年把其專長實際在社區中試行,並結合當地產業發展,進行多元化社區活化行動,例如行銷研究的學生為社區老店研究鄰近區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設計系學生為學堂設計logo和粉飾學堂、為社區拍微電影、開發新旅遊點等等,這樣的產業合作是我聽過最有人情味、最能讓學生獲成功感的!

當然,創辦人何培鈞先生的創業精神有很多值得學習地方,例如把挫敗感和危機量化、抓住能讓自己全心全意努力的事、肯定自己、階段式一小步一小步邁向目標等,平常在書本或雜誌看到這些東西也許會沒有甚麼感覺,但當有人在做、而且做得很快樂,具體的出現在眼前,我們便能相信原來每個人的力量也許是渺小,但也可以很強大。

天空的院子官網:http://www.sky-yard.com/index.asp
小鎮文創: http://www.townway.com.tw/








在台灣學習讓我重新認識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灌輸,還有更多更多的是交換熱情,對知識的熱情、對土地的熱情、對人文的熱情,所以說為甚麼要花六小時特地跑到山區只是看一看「民宿」、聽一聽三不五時也會到台北演講的先生分享經驗,我相信這一切都非常值得,因為那些照片白框外不能盛載的風景、氣息,那舊房子穩重但健康的生命力,還有踏在家鄉土地比踏在陌生的學校禮堂的演講更能感受那溫度。

記起一句話:
"If your dreams don't scare you, they aren't big enough."

如果你的夢想不能把你嚇壞,那夢想仍未夠大。

「繪動的藝想世界」- 有關繪本與動畫的火花






府中15 新北市動畫故事館是板橋新開的藝文空間,與新北市電影放映院同處一所大樓內,

地庫的是紀錄片放映院,1樓是咖啡廳空間,2-5樓是展覽館,6樓是活動室,7樓是行政辦公室,頂樓則有一個影音閱讀室。(咦, 這個空間規劃好像某年月日公司退修營出現過.....)

「繪動的藝想世界」取國語諧音「會動」為名,簡單直接把繪本會動這個概念說出來。
由於是免費展且歡迎參觀者拍照,我當然不客氣的「咔嚓、咔嚓」,與難以抽身來台北的朋友分享一下 : )

整個展覽分為三區,以地域劃分:歐洲、亞洲與台灣,每個區不大所以策展只能按區精選一些作品。
根據建議,我從5樓歐洲區開始參觀。



歐洲選的幾本繪本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包括《一吋蟲》、《母雞蘿絲去散步》、《三個強盜》、《大雨大雨一直下》、《驢小弟變石頭》、《嘰哩咕》另外還有一個純動畫作品 "The Illusionist "。

The Illusionist trailer : http://youtu.be/BMqpU7lUlLg

Kirikou : http://youtu.be/4AszPpghesA















下一層是亞洲區~
分別展出的是日本-和田淳(Atsushi Wada)、大陸-宋瀏、韓國-康敏金 (Kangmin Kim)、和出身重慶的香港代表-Kori Song (宋鈺)


 和田淳的作品都是胖胖的人, 真的很胖~哈哈
香港的代表~
展覽以一棟棟高樓展示畫作,是從作品抽出來的概念,同時也是大家對香港這個城市的印象吧



最後一區是台灣的, 作品包括《殺人狂》、《謁摩之城》、《結晶》、《冰塊少年》及蘇意傑的作品。



 很美的空間佈置.

 還可以看到星空!


由於整個展覽以三層組成,所以策展在樓梯也有安排一些畫作輸出作連結及保持展覽氛圍。所以大家也可以用走樓梯,不搭電梯也不錯:)


看完整個展覽,先從一個普通的參觀者角度看:


很喜歡嘰哩咕的畫風和故事,以非洲為故事背景有一個神話式的故事開端:一天,比手掌還要小的小孩從懷孕的母親肚中跑出來,自己咬斷臍帶,還開口說他叫嘰哩咕!
他奇妙的誕生並幫助村民一次又一次解決女巫的咀咒,成為村裡的英雄。
但他不只是一個英雄故事,嘰哩咕不只是英雄,他更有著孩子純真和愛,認為女巫本身一定不是壞人。雖然這個想法在現代很多童話也出現,但在動量中看見嘰哩咕每踏上一步台階,便問一個為什麼,這種感覺其實很震憾。
不說那相對大膽的畫風,展覽中播放這個動畫製作的過程,並訪問了聲音總監、動畫電影等工作人員,完全感受到一個認真的動畫製作是何等的專業!

所以我認為這段紀錄片是最能達到「推廣大眾對動畫的認知與認同」的最重要工具。

策展面思考:

展覽以繪本及動畫之間的關係作命題,但以整個展覽的規劃來說,歐洲展區較能達到這個目的,因為大部份作品的原形都是繪本,而且很多大家也有看過的作品,故從靜變動這個過程,作為參觀者是能感受到的。
但亞洲展區及臺灣展區則沒有強調或延續這個脈絡,大部份作品也看不到繪本是否存在,不論是先動畫後變成繪本,或先繪本後動畫,這不是重點。但如果只是純粹由插畫變成動畫,這便跟主題脫離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歐洲動畫發展與亞洲地區不同,但看過這個展覽給我的感覺是歐洲的繪本作者/畫家與動畫導演及製作人並不是同一人,而亞洲地區兩個角色是混在一起的,不論是同一名藝術家或是同一組藝術家。
這個也是值得討論的,因為繪者與動畫電影導演不是同一人,所以歐洲展區的動畫較忠於繪本畫作的表達方法,而亞洲區的作品則看出動畫技術在創作中佔有不少地位,所以不論鏡頭、動畫主角的移動方式等較接近電影手法,有較強烈的現場感,脫離了「書本味」,也可能正因為這樣,作品的風格和主題便與歐洲區南猿北轍。歐洲作品以童書角度入手,主題較直面而且純粹,明顯是為了給小孩或喚起成人心裡的小孩而製作的。但亞洲區作品主題則多元化,我大膽用「作者論」這個名詞形容,這區域展示作品處處流露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反問、挑戰等,這的確為動畫是否只為孩子服務這個議題帶來更深刻的反思,但在策展上,歐洲作品的明亮、親切近與亞洲及台灣展區的批判、挑戰放在一起卻很突兀,尤其可以想像當家長帶了孩子打算來看看動畫,看到這一類批判不留情面的作品時,家長會顯得很尷尬,亦有點入錯門口的感覺。
另方面,在活動規劃上加入國際研討會及親子工作坊,希望同時滿足業界與消費者,這是不錯的做法,尤其工作坊以動畫及動畫周邊製作的為主題,也令人有「每個都想參與看看」的感覺,頗為多元性~ 值得參考呢~


PS: 5月18 日為博物館日,當月參觀留下心得/在館內打卡,可獲一個資料夾呢~~ YEAH


http://www.xn--15--b48d1d183a49vcjert9cctcp94a5nu.tw/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