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ery Persistent Gappers of Frip


幾年前因為工作緣故讀過這本中譯本《小魔怪黏巴達》,一讀難忘,被他的怪趣和人物角色深深吸引。最近買了原文版一再細讀,作為一個成人我看到成人因為成長的練習、為了生存而衍生的醜陋和自私。


"The Very Persistent Gappers of Frip "
written by George Sannders 
illustrated by Lane Smith


故事講述一條沿海的小村,只住了三戶同樣養羊維生的家庭,而主角Capable 和她的爸爸就住最靠近海邊的一間紅色屋。
這三戶人長期以來都有一個困擾,就是從海裡有一種叫Gapper的橙色小生物,最愛爬到他們養的山羊身上黏住牠們,然後發出高頻的笑聲,讓山羊睡不了很痛苦,如果不理會這情況,山羊最後會不能生產羊奶,屋主便無法賣羊奶維生。所以屋裡的小孩每天都要忙著把Gapper 從山羊身上刷掉,然後倒回海裡。後來一天,Gapper突然只集中在Capable家的山羊身上,Capable 用盡方法也無法紓緩這情況……
故事裡的成人囉囉嗦嗦、曉以大義、諸多藉口,還刻意修飾話語,都是能不可靠的對象,他們面對Capable的求助裝成無能為力,還用歪理強詞認為災難是屬於Capable自家的,災難沒有發生在他們家是因為他們的「努力的成果」,然後讓Capable 獨自面對。 多熟悉的說法吧?!
相反,Capable 的思考是直接的,作者沒有刻意著墨她的思考和情緒轉變,故事大都直接先描寫她的決定、行動,再由成人追問下才知道得知她大膽、勇於改變的想法。只有兩個情節刻劃Capable的內心世界:她絕望至極,彷彿聽到已經去世的媽媽在她耳邊鼓勵她向鄰居求助,還有最後鄰居們無家可歸、在她家前反過來希望Capable 收留他們,Capable 看著他們落泊本感到有點高興,但後來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甚至向父親提出收留他們這慷概的主意。
作者轉換敍述的視點這有點奧妙,全書也沒有一般童書故意使用的溫柔語調,而是帶點挑皮、戲謔的口吻,藉此突顯角色特點和聚焦情節。一再看這本書提醒我們這些成人,我們不時要從孩子身上學習回歸原點、拍走年月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