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11月,與媽祖的意外交匯



也許是命定的緣份,或是本能上自然而發的傾向。這個不寒不涼的初冬,接了一個工作是以天后為主題的舞蹈,還有看了其實上映超過一年的紀錄片《戲棚》。


這幾天為天后這支中國舞撰寫口述影像稿,沉浸在典雅的中文動詞裡,要在鏗鏘典雅的粵語中,裹著介乎繾綣、迂迴、纏綿,與剛烈、奔騰、暴發之間的情懷,甚是陶醉。用粵語描述同源同根的中國舞舞姿,比起其他舞蹈多了一份「相逢恨晚」的感覺,無論是聲音語言或是舞蹈語言,因為同源所以背後含著中華文化美學 --

含蓄但純樸的美學,都是一脈相承。我感受到,語言、文學、表演藝術,都是上千年文化互為表裡的果實。


可惜的是,這支作品無論是編或是演的,沒有套進香港相對於其他地方,獨特的崇拜精神面貌。中國打壓民間信仰,對天后只有一種民間傳說的離地印象,不如香港人,長年依海而居、靠海「搵食」,對於由人飛昇為神明的天后,可說是又親又敬,每年各個地區的天后寶誕,善信會抬著天后的分身神像繞境、為天后搭棚以大鑼大鼓的粵劇酬神,更是香港的陸豐居民一年一度「與阿禡的約會」。我的祖父母輩是漁民,對此情感特別深刻,今年因為疫情限聚令,大家都擔心受傳染而足不出戶,惟家裡長輩仍然放不下這一年一度的約會,仍然如期赴約,戴著口罩、雙手緊抱「阿禡」的神龕、神像,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如期在天后寶誕(天后壽日)繞境拜祀。這種視天后如母親的崇敬與不捨,一代傳一代夾雜親情與信仰流傳,沒有在這舞作看到這份難得的情誼,十分可惜。


可幸,也許是神推鬼㧬之下,去了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看了《戲棚》這齣紀錄片。


如題所指,紀錄片圍繞以酬神娛人的「大戲」戲棚為主旨,紀錄片不是直接人物描寫,也沒有煽情的旁述提醒我們有關保育等等議題,影片有點像建戲棚的原材料 — 竹篙 就是一個見証者:旁觀著戲棚建成、戲棚裡流動的粵劇藝術,宗教祭祀這些精神本體,還有把以上總總實踐出來的人。記錄的對話都是生活的:戲班班主和主角們討論演出調整、酬神拜祭時與天后神明的祈願、戲班內晚輩向前輩打招呼等等,平淡得如喝清水、日復一日的日常,但加上中間連接的安靜的定格鏡頭:戲棚頂「風調雨順」的旗幟飄揚與拆卸、搭棚師傅伴著海浪聲走在離地幾層樓高的棚上工作、看戲的老少凝視的眼神、老邁的粵劇伶人用指尖點按地上妝等等,這些沒有特別事件發生的鏡頭,其實並不是沒有甚麼發生,只是發生的「事情」和「情感」發生在觀眾的腦海裡。


對我來說,在看這個紀錄片時,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幼年時的家族記憶,海浪的親近、水上人的純樸、在那長途跋涉卻又異常熟悉的小島上,每幾步都會停下來打招呼的遠親近鄰關係。儘管這些記憶,已經幾近逝去而不再復還,沾濕的眼角是為了感概長輩的黃金歲月,連同香港舊日的民風民情一起步入晚年而面目全非。但只要一些暗示、一點象徵,還有適量的空間,紮根在心底記憶就會拼合浮現,只要活在記憶裡,就能永遠長青不老。光輝的曾經,即使沒有留下一絲痕跡,誰也沒法從記憶合拿走。


導演專訪

https://youtu.be/REd8lOMJEAc 

聲音與想像的距離

 2020年,全球幾乎靜止,亦造就機會讓我和聲音結緣。

因為口述影像工作的關係,我多了專注留意聲音,也多思考了聲音表達戲劇的可能性。碰上這個大家都幾乎足不出戶的「新日常」,我提議把以往一個舞台劇本改編成廣播劇實驗一下。沒想到玩起來比想像更有趣。就這樣,兩個月後,我們設立了「好聲好戲Podcast Drama」的頻道,有四個獨立廣播劇故事在排隊上架。


在日全蝕的夏至寫信給西西的《試寫室》


2016年出版、西西寫的《試寫室》:

你好!

從擠迫的報章專欄搬到寬敞的書本裡,覺得怎樣?雖然你的墨水塵封了四十多年,但轉印到書上,你的青春仍然是三十出頭,我還能感受到你對世界的熱切和活潑,多好呢!

我忘了介紹自己,我是個成長在九十年代的人,今年是2020年,我和你永遠保有的三十多歲同齡,這種時空交錯的感覺讓我想寫封信給你。我猜你開放接受新事物的性格,也應該不抗拒我的來信、多認識一個朋友吧(對哩,寫信就是與電話和見面不一樣,你沒法拒絕我寄信給, 只要我不寫回郵地址)。

不可笑的証件相背後,藏著…… 搞鬼的倫敦藝術家 Max Siedentopf

攝影是紀實嗎? 會否也可能是重構真實或…再做一個真實?

每個人都拍過証件相,不論是學生時代放在手冊裡那張,或是如果你沒有掉了身份証,就永遠保持18歲的稚氣的那張 (不計近年各個政府都愛「進化」改用智能身份証,所以意外地可以更換),還有出國總會被海關人員把相片和你本人打量比對的護照相片。 証件相可能是眾多個人相片中,被最大功能化的一種,而Max Siedentopf 就是要玩玩這種功能化的相片。

主線衝突有點無力 - 降魔的2.0 情節及主題分析

昨晚終於大結局,我覺得故事結局尚算合理和緩解衝突與緊張,但仔細思考其實在處理方法有很多不喜歡的地方。首先在定位上,第一輯定位小品、溫情、喜劇元素大大減少,好像變成完成第二個故事,頗可悲。

第二輯的故事主旋律是小馬為了救豪仔要降海魔,看似主軸是談兄弟情,但感覺上也花了很多篇幅談愛情。結構也相對複雜令瑕疪更多,為了檢証一下我的直覺有沒有錯,我把所有單元和重要情節逐項分析,整理成一個表格(在文章最底) ,然後細看便發現我的觀察沒錯。

用編劇觀察的角度看《降魔的》

其實我上一套追看的CCTVB 劇已經是《天與地》,本來已經罷看很久,但最近在娘家間斷地有看《降魔的2.0》,覺得設定和人物設計頗有趣,所以找第一輯來看看。

問卷》你對書的愛有多少?


栞的心靈角落 看到這個問卷,就是中學時代大家傳來傳去的「有關你的各種問答」,很懷念,便拿來玩玩。

1.會把書當成餐墊、杯墊、坐墊用?
餐墊和坐墊…都沒有,老實說杯墊是有喇,但只是很隨手、桌面又很亂,沒法騰出一點空間下無辦法而已。另外有一段時間有會用厚厚的參考書墊高電腦,書真得很實用 (大誤!)

等待咖啡滴餾的時光 — 耳朵開拓視野(1)



隨著在家的時間多了,我們消費的內容或創作超出日常水平,不知道大家這段時間挑選的內容物是甚麼呢? Netflix、youtube、看書,一開始我也這樣,然後覺得整天坐在電腦、ipad 前,腰都酸透了,更不要說整天在家已經胖了很多。之後開始思考有沒有些內容「閱讀」可以不用眼睛,我走來走去時也可以享受的呢? 哈哈,看似很矛盾,但還是有的。我發現了有聲書、發現了朗讀功能、發現了podcast。





從思藝到抒意

全球歷經中國武漢肺炎,突然我們都自我關在四面牆內好一段日子,
要看的免費影片只剩下興致乏乏的那些,
雖然想讀的書、想培養的興趣、想知道的世界仍然如黑洞般無限,
(還未計每天也說想要認真打掃和收拾)
但總覺得吸收太多、產出太少,咦,這是不是人家說的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