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台灣唸書也一段時間, 但一直還沒有去過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真是虧我唸藝術管理=.=
好吧, 還是挑了一個開學初的周末去逛逛。
寶藏巖原本是國民軍在台灣與家人居住的小社區--「眷村」之一,剛好那天便是台北市眷村文化節。
https://www.artistvillage.org/
台灣近年愈來愈多以古蹟或原有空間再利用改為文創/文化區域的地方,
因為背負著過去土地的歷史和故事,為藝術家帶來更多素材和靈感,但令我最感動的是,
藝術能以土地、文化背景故事結合,形成完整且連貫的脈絡,整個氛圍與在冷冰冰的美術館或展覽廳看作品完全不同,充滿人文氣息。
在香港過去一直都追求西方後現代風格的極簡、抽象風格 (只少在建築物的呈現上, 我是這樣認為),使人們常常以為藝術是非常抽象,而且不具人性化,這不具人性化是由於把人們生活過於精練的提煉出來,一般沒有習慣認識藝術的人自然認為藝術是「與他們無關」或「與我的生活距離很遠」。
話說回來,寶藏巖最近因為元宵節,所以很多作品與花燈有關,可惜我沒有做足功課,挑了白天去看,但能享受太陽伯伯的放晴景色,也非常棒~
印象最深刻又最喜歡的是薛美華的玩具劇場,
充分利用社區內的空地與二樓可以對望,營造「羅密歐與茱莉葉」場景的空間,
觀眾在地面抬頭看上二樓窗口伸出來的戲偶演出,非常特別的觀劇經驗!
想起人家說限制才是創意發揮的最佳時機,藝術家把房子內的空間不足這困境,轉化為擴大劇場空間定義的機會,使整條陝窄但親密的街道也成為觀眾席,更沒有被前方成人觀眾擋住看不到演出的問題,約八分鐘的演出簡約好玩。
(備註:在陝道上,掛上人們寫的新年願望「飲管」,還有不同的玩具,雖然主題有點雜亂,但嘉年華、元宵節的氣氛十足:D)
還發現了兩本介紹偶的大書,有機會可以再研習一下:>
天公做美,在晴空之下看古建築特別有味道
還有必須提及一下,他們的作品簡介,文字優美、富想像力,是短篇的詩句,很吸引! 為作品加分了~
兩位聲音藝術家為來訪者進行一場「聲音按摩」。
但不身在其中也彷彿能聽到那小石頭、大貝殼、水瓶傳出來
許多人偶都某些身體部份都有動物特性,讓我想起卡夫卡….
真的很美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