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 No More 是美國紐約紅得發紫的Immersive Theatre(按字面直譯為「沉浸式劇場」),由英國劇團 Punchdrunk 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 (Macbeth) 製作,現時長駐在外百老匯的一所多層大廈內。對一人劇場和互動藝術深感興趣的我,終於在2016年春天能親身體驗這個享負盛名的演出﹗
恐懼與好奇心角力
在觀賞Sleep No More 之前一周已經看過了 我第一個Immersive Theatre 演出 The Grand Paradise (請參考:沉溺在絕對享樂與情慾的天堂),那次經驗感覺很安全,演出空間容讓我們四處冒險、滿足心裡好奇又調皮的心態。加上在體驗 Sleep No More 之前亦有閱讀相關文章,滿以為可以和 The Grand Paradise 一樣很快可以熟習整個空間。然而,在拿到面具走到等候的大廳的一小段路,我便感覺非常不一樣。Punchdrunk 劇團演出預設在二十世紀初,參考 Alfred Hitchcock 在1958年製作的電影 Vertigo 內虛擬出來的 McKittrick Hotel。McKittrick Hotel 被設計成為整個紐約最頂尖和華麗的酒店,但沒想到開幕兩天便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從此便大門深鎖。除此以外,故事主線便改編自莎士比亞馬克白 Macbeth 這個血腥名著。
從觀眾角度,Sleep No More 的形式與 The Grand Paradise 最不一樣的是「身份」,在Sleep No More 整個演出過程中,每名觀眾都必須戴著純白的面具而且不能說話,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設計為看不見觀眾,只有特殊情況和原因下才有可能看見觀眾或與之互動。而作為Immersive Theatre,從觀眾拿著面具走到等候大廳一段只需數分鐘小路,但極其漆黑的小路,便巧妙地把觀眾拉離現實世界,像一步步走進水底下的世界一樣,被整個故事的氣氛完全包圍,甚至深呼吸一口都盡是故事的氣息。當離開等候大廳,隨著已經入戲的演員指引乘著電梯到達酒店的某一層,非常昏暗的環境和像是迷宮一樣的佈局,簡直是一個人走在鬼屋裡一樣,既好奇轉角在下一間房間會看見甚麼,同時又怕被移動中的演員或戴著白面具像鬼魂的觀眾嚇個半死,整個心情與在 The Grand Paradise 完全不同,我花了一點點時間適應,然後蠻幸運地走到女主角Lady Macbeth 馬克白夫人的房間。
由於整個演出是由觀眾自主決定路線以及觀看角度,所以每位觀眾看到的都必然不相同,而演出共循環三次,每一次結束所有角色均會回到一個設有長飯桌的大廳,觀眾每一次可以選擇跟隨不同角色,從不同角色的角度看。第一次我意外闖進馬克白夫人的房間,記得有些攻略說每一次死命跟著一個角色比較容易看懂而且可能出現特殊劇情,所以第一次我一直待在馬克白夫人的房間,看著她得知女巫的預言、游說及迫令馬克白殺掉國王自立為帝、又獨自掙扎等等精彩畫面。由於演出是完全沒有語言,單靠舞蹈和戲劇化的肢體動作表達,儘管整個空間擺放了不少透露劇情的道具,如信件、日記等任由觀眾隨便翻閱,但如果沒有先了解故事的人仍是很有可能看得一頭霧水。我在第一次循環蠻順利的跟著馬克白夫人,但第二次改跟其他人便沒那麼順利了,一開始我打算跟著Lady Macduff 馬克德夫夫人,有看到她跟Macduff 情意綿綿,還有她被Macbeth 殺死的一幕,但後來被跟著Macbeth 和Macduff的觀眾搞亂的方向,跟掉了Lady Macduff,後來我找到一位演護士的演員,她沒有甚麼主要戲份,但其中她挑了一個跟著她最久的女觀眾走進一間房間,反鎖著,房間內傳出非常巨大和有點恐怖的聲音! 後來該女觀眾非常害怕的走出房間。由於不能聊天所以我沒有問她到底看到甚麼可怕的東西,但這種彷彿可怕的真相就在一扇門後,同時又極為好奇想要窺探的感覺,成為了夜未眠的忐忑的其中一個原因。
非常經典的劇照,很幸運有幾場主要劇情的舞也有看到,編舞善用整個空間的規劃,錯落有序,非常吸引 |
在倘大的主角房間正中,放著的這個浴缸,隨劇情慢慢染滿血紅色,有兇案現場的感覺 |
1 ON 1:從旁觀到鎂光燈下
雖然很努力地跟著攻略說死命地一次跟著同一個角色,但在第二次及第三次我都跟掉了原本的目標角色,卻又意外地獲得和演員一對一的劇情。包括第三次跟著sexy witch時,她邀請我在叢林後面跳舞、跟我說悄悄話、不時和觀眾們交換眼神,還有最後跟著裁縫師 (主線演員和他身邊的觀眾都很會跑,唯有默默的去找其他人看看),雖然他長期待在小房間裡看著主線劇情。但由於跟著他的人不算多,而且他都主動找到位置看主線人物發生的事,所以在第三個循環跟著他其實也不錯。看著他埋藏了小鳥、秘密施法,即將最後一次齊集大廳時,他突然轉個頭來拉著我的手跑,一路上緊緊拉著的手不但沒有放開,還因為他是演員可以從觀眾群最後方拉著我走到大長桌最前、絕佳的位置,他謹慎地放開我的手 (還有送上迷死人、欲言又止的眼神) 後,和其他演巫師或其他配角演員拉起手,像是施法般迎接最後馬克白吊死的一幕。故事結束每一個演員拉著不同觀眾,而裁縫師再次拉著我的手,跑回等候區的樂池,帶我停在一面牆壁前替我脫下面具,並輕輕親了我的手背,我們互相道謝後他便再跑進演區了 (相信是帶領其他觀眾出來)。
從跟著演員屁股後跑跑的小跟班或旁觀者身份,突然被拉進鎂光燈下的感覺很神奇,當被演員挑中時,我感到周遭觀眾們以羨慕的目光看著我 (當然,當我看著其他觀眾能有這樣的機會時也躍躍欲試),每一次互動都是非常獨特的,而且像與演員突然建立某種特殊關係,儘管沒有透過語言,但眼神和肢體動作都在傳遞許多暗號,這種讓人好想知道「到底還有甚麼事情我還未知道」的感覺,為這個參與經驗增添許多回味的空間。
面具:隔開最真實的夢境與現實
由於 Sleep No More 的設定中觀眾並沒有高度參與的身份,所以觀眾和演員單對單的互動較 The Grand Paradise 少,但我很喜歡面具這個設計以及最後演員替觀眾脫面具這個環節。Immersive Theatre 讓觀眾在身體和意識高度潛入故事裡,就正如我們常常說「演員會否一直困在戲裡和角色中逃不出來」,儘管觀眾離開該空間後就如同「離開水底,回到現實空間的呼吸」,但不習慣的觀眾難免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現實的呼吸」,而脫下面具這個儀式就像是帶著觀眾「離開水面前,把潛在故事的氣先呼出來」,好讓觀眾能接下來深深吸進一口現實的空氣,從親眼、親耳、親身經歷過的夢境中重回另一個實體存在的現實。
劇中有不少配角,但設計上他們亦各有故事,而且不時站到特別的位置看著主角們的對手戲, 反而好像是配角更可以有多點空間和彈性與觀眾互動 from: http://behindawhitemask.tumblr.com/page/17 |
雖然演出中可以隨便挑位置坐坐、站站,但也要提高警覺,因為激烈的舞蹈隨時會轉換位置或跑出房間,演員們既要入戲裝著看不見觀眾、身體卻又要感應到觀眾的距離,必要時要自然地推開觀眾或找方法擴大佔據的表演空間 |
節奏愈是慢的情節,觀眾愈可以靠近,演員需要十足的功力才可以氣定神閒地演出吧... (不可能跟我一樣轉一個身就被突然跑出現的白面具觀眾嚇倒吧!) |
--------------------
攻略:
http://ahciao.pixnet.net/blog/post/104107841-sleep-no-more-in-nyc-%E6%A2%9D%E5%88%97%E5%BC%8F%E7%84%A1%E9%9B%B7%E6%94%BB%E7%95%A5
http://jiory.blogspot.hk/2015/07/sleep-no-mo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