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ersive Theatre 是建構了另一個與真實世界不同的世界與空間,讓觀眾親身走進去,被整個劇場的氛圍「吸收」,使每名觀眾都能身歷其境,並建構其獨特的觀賞經驗 (Machon, 2013:62-63)"
終於,完成了整份美國考察之旅報告,接下來將按考察焦點分篇章刊出,欲分享的事情與想法太多,若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教。
--
我於2016年4至5月期間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行政人員海外培訓 - 個人發展資助,前往美國紐約(New York)、華盛頓 (DC)、馬里蘭州 (Maryland)及北亞當斯(North Adams)等地考察,以下就著幾個考察重點與諸位分享。
(一) 紐約的互動式參與劇場、潛入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及百老匯演出
在紐約逗留期間,我共看了三齣著名百老匯演出及四齣互動式劇場/潛入式劇場,並訪問了The Grand Paradise演出的副導演、Sleep No More 和Fuerza Bruta演出觀眾,試圖了解Immersive Theatre 與傳統演出及其他包含互動元素的劇場,在觀眾美感經驗和團體策劃製作有何相異之處。
Josephine Machon 在 “Immersive Theatres : Intimacy and Immediacy i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一書中,應用Calleja 對於Game Theory的概念定義Immersion 為 “Immersion as absorption”、”Immersion as transportation” 及 “Total Immersion”,簡而言之,Immersive Theatre是建構了另一個與真實世界不同的世界與空間,讓觀眾親身走進去,被整個劇場的氛圍「吸收」,使每名觀眾都能身歷其境,並建構其獨特的觀賞經驗 (Machon, 2013:62-63)。
由以上定義得知,Immersive Theatre並非指任何安排觀眾離開觀眾席的演出也包括在內,而是次行程由Third Rail Projects製作的 The Grand Paradise和Punchdrunk製作的 Sleep No More便符合Immersive Theatre的性質。這兩個演出均根據故事背景設計了一個像真度很高的空間,觀眾可以在空間內探索或選擇觀賞的角度。因此,觀眾不再躲在「第四面牆」後窺看舞台,而是走進了故事裡。那麼……觀眾在故事裡有沒有角色身份﹖觀眾如何進入與離開虛擬的演出世界﹖觀眾該如何解讀這種美感經驗﹖製作團隊在策劃這類型演出與一般的製作有何不同﹖
The Grand Paradise和Sleep No More處理觀眾有否固定身份的方式並不相同。Sleep No More 中觀眾們需戴上面具,鬼魂般的在演出空間隨意走動;The Grand Paradise 則讓觀眾與幾位主角們一樣,成為遠遊到達渡假勝地的觀光客,身份的不同使觀眾與演員的關係亦有所不同,尤其在控制觀眾動線上,Sleep No More裡扮演鬼魂的觀眾可以隨意走來走去,角色是不會看得到觀眾的(除非該角色有著超自然力量或劇情需要,便有機會看到觀眾),而The Grand Paradise 中觀眾作為遊客,而負責人流管控、扮演渡假中心職員的演員則可以直接以言語引導或指示觀眾的動線。前者因為劇情較為懸疑,角色經常穿梭在整個空間,所以觀眾自然而然會追著角色去看劇情,但後者的幾個劇情內容割裂,而且空間有限,角色只會在固定的幾間房間往返,大部份時候觀眾只是在有限的選擇下被限制了觀賞路線。
Machon (2013) 以潛入水中比喻觀眾在Immersive Theatre的經驗,由於觀眾不再是隔岸觀火的旁觀者,而是身歷其境的參與者,所以如何引導觀眾進入、投入故事,同時在離開後能抽離虛構世界而不致產生不適應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而這個問題與觀眾的身份是緊扣在一起的,Sleep No More中觀眾需戴上面具扮演類似鬼魂的角色,所以面具作為重要的媒介區分了演員和觀眾,同時為觀眾保留一點躲在「第四面牆」觀賞的安全感。觀眾帶好面具在樂池等候區等待由已經進入角色的演員/工作人員指示,進入演出的主要樓層,整個過程為觀眾帶來足夠的時間和心理準備「潛入」這個故事之中。而在演出結束後,演員逐一帶領觀眾離開演出的樓層,回到樂池等候區,並緩緩替觀眾摘下面具,觀眾與演員面對面、四目交投,互道謝意,然後離開,是非常完滿的結束,讓觀眾感動並滿足地離開這個故事。The Grand Paradise 則以派發機票作為開始,然後觀眾分批進入狹小的通道觀看模擬飛機起飛的安全說明影片,影片結束後觀眾便「抵達」渡假天堂,由渡假村的「服務員」為各位戴上花圈以示歡迎。但演出結束後沒有為觀眾提供特別的結束儀式,這是蠻可惜的。
The Grand Paradise 的副導演 Edward Rice提及製作The Grand Paradise與一般演出不同,由於演出空間的設計規劃與劇情以及演員走位等關係非常緊密,所以舞台設計師(scenographer) 與導演組在創作初期便需緊密合作,而有別於其他商業創作The Grand Paradise 的起動資金一部份來自一家地產發展商,另外 USD$73,354則是從網上眾籌平台Kickstarter募集而來,最後他們挑選了遠離繁榮的曼克頓市區,在克魯克林區(Brooklyn)一所佔地5000平方尺的倉庫改建為演出場地。這個籌集製作經費的個案與演出形式一樣非常新穎而且具有彈性,我推斷一部份原因是形式過於創新並不容易找到投資方,而且投資回報難以估計,但反過來因為Third Rail Projects 的首個Immersive Theatre “Then She Fall” 非常成功,建立起一群十分忠誠的觀眾,因此成為「粉絲集資」的重要契機。這個個案可以說是觀眾轉化為贊助者的典範。
類潛入式劇場在港實驗《18秒後》
八月底時,我和演藝學院畢業生黃翰貞及專業平面設計師黃翰淋,以業餘劇團仁戲身份,在糊塗戲班場地贊助計劃下創作類潛入式劇場《18秒後》。這次創作經驗成為我實作了解這趟考察Immersive Theatre的重要總結。從考察經驗得知,作為監製,場地和教育觀眾對於Immersive Theatre十分重要。獲得糊塗戲班大力支持提供彈性的場地安排已經首先解決了一大疑難。而在教育觀眾這部份我們亦花費了一點心思。觀眾對於這種特殊形式的演出必須在演出前給予充分的觀賞指引,例如在購票時已清楚告知演出形式沒有固定座位,進入演出空間前工作人員除了把具體的物件寄存和穿著鞋套安排告知及提醒外,亦需要引起觀眾對演出的主動與好奇,讓觀眾們能放下傳統觀賞習慣嘗試以另一種更為主動及參與的方式觀賞。這次經驗結合了我在Sleep No More和The Grand Paradise親身經歷,以及在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在兒童劇教育家長和兒童如何成為劇場觀眾的經驗,親身、清晰、不厭其煩,以及引起主動和好奇心也能夠教育觀眾抱有正確態度接觸新的劇場形式。而導演黃翰貞亦把演出主題與形式充分揉合,三天七場演出我們一邊學習、一邊調整,提升了整個團隊的執行能力,並且對「觀眾」這個有趣的群體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
參考書籍:
Josephine Machon, 2013. "Immersive Theatres: Intimacy and Immediacy i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Gareth White, 2013.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Theatre: Aesthetics of the Invitation"
***
參與、分享和創造的力量- 「2016年春美國考察之旅報告」第二回http://suie-arts.blogspot.hk/2016/10/2016.html
The Grand Paradise 演出進場前每名觀眾獲發一張機票 |
Machon (2013) 以潛入水中比喻觀眾在Immersive Theatre的經驗,由於觀眾不再是隔岸觀火的旁觀者,而是身歷其境的參與者,所以如何引導觀眾進入、投入故事,同時在離開後能抽離虛構世界而不致產生不適應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而這個問題與觀眾的身份是緊扣在一起的,Sleep No More中觀眾需戴上面具扮演類似鬼魂的角色,所以面具作為重要的媒介區分了演員和觀眾,同時為觀眾保留一點躲在「第四面牆」觀賞的安全感。觀眾帶好面具在樂池等候區等待由已經進入角色的演員/工作人員指示,進入演出的主要樓層,整個過程為觀眾帶來足夠的時間和心理準備「潛入」這個故事之中。而在演出結束後,演員逐一帶領觀眾離開演出的樓層,回到樂池等候區,並緩緩替觀眾摘下面具,觀眾與演員面對面、四目交投,互道謝意,然後離開,是非常完滿的結束,讓觀眾感動並滿足地離開這個故事。The Grand Paradise 則以派發機票作為開始,然後觀眾分批進入狹小的通道觀看模擬飛機起飛的安全說明影片,影片結束後觀眾便「抵達」渡假天堂,由渡假村的「服務員」為各位戴上花圈以示歡迎。但演出結束後沒有為觀眾提供特別的結束儀式,這是蠻可惜的。
The Grand Paradise 的副導演 Edward Rice提及製作The Grand Paradise與一般演出不同,由於演出空間的設計規劃與劇情以及演員走位等關係非常緊密,所以舞台設計師(scenographer) 與導演組在創作初期便需緊密合作,而有別於其他商業創作The Grand Paradise 的起動資金一部份來自一家地產發展商,另外 USD$73,354則是從網上眾籌平台Kickstarter募集而來,最後他們挑選了遠離繁榮的曼克頓市區,在克魯克林區(Brooklyn)一所佔地5000平方尺的倉庫改建為演出場地。這個籌集製作經費的個案與演出形式一樣非常新穎而且具有彈性,我推斷一部份原因是形式過於創新並不容易找到投資方,而且投資回報難以估計,但反過來因為Third Rail Projects 的首個Immersive Theatre “Then She Fall” 非常成功,建立起一群十分忠誠的觀眾,因此成為「粉絲集資」的重要契機。這個個案可以說是觀眾轉化為贊助者的典範。
類潛入式劇場在港實驗《18秒後》
八月底時,我和演藝學院畢業生黃翰貞及專業平面設計師黃翰淋,以業餘劇團仁戲身份,在糊塗戲班場地贊助計劃下創作類潛入式劇場《18秒後》。這次創作經驗成為我實作了解這趟考察Immersive Theatre的重要總結。從考察經驗得知,作為監製,場地和教育觀眾對於Immersive Theatre十分重要。獲得糊塗戲班大力支持提供彈性的場地安排已經首先解決了一大疑難。而在教育觀眾這部份我們亦花費了一點心思。觀眾對於這種特殊形式的演出必須在演出前給予充分的觀賞指引,例如在購票時已清楚告知演出形式沒有固定座位,進入演出空間前工作人員除了把具體的物件寄存和穿著鞋套安排告知及提醒外,亦需要引起觀眾對演出的主動與好奇,讓觀眾們能放下傳統觀賞習慣嘗試以另一種更為主動及參與的方式觀賞。這次經驗結合了我在Sleep No More和The Grand Paradise親身經歷,以及在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在兒童劇教育家長和兒童如何成為劇場觀眾的經驗,親身、清晰、不厭其煩,以及引起主動和好奇心也能夠教育觀眾抱有正確態度接觸新的劇場形式。而導演黃翰貞亦把演出主題與形式充分揉合,三天七場演出我們一邊學習、一邊調整,提升了整個團隊的執行能力,並且對「觀眾」這個有趣的群體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
參考書籍:
Josephine Machon, 2013. "Immersive Theatres: Intimacy and Immediacy i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Gareth White, 2013.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Theatre: Aesthetics of the Invitation"
***
參與、分享和創造的力量- 「2016年春美國考察之旅報告」第二回http://suie-arts.blogspot.hk/2016/10/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