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枕上渡過的2015

來到2015年的最後一天,終於要開始進行回顧了。近年facebook 盛行,每年年底臉書都會推出能自動製造回顧的軟體,利用它「大數據」的能力從你的臉書記錄中選取照片及PO文。果然這是個呃Like的時代,我還是比較喜歡用自己的觀點。

回顧一下2015年我看過的書和表演藝術演出也許是很好的切入點。書籍記錄部份,有不少給我中途放棄的就不記錄了,但感覺上還有幾本沒有記下來、寫論文用的書也沒有記錄。這一年看了兩本傳記,以前認為成功的人的成功之道其實無法複製,而且要看一個人用文字記下他們的「豐功偉績」也讓我覺得嘔心,所以向來也對傳記興趣乏乏,但還是有些人我想要知道他們的世界,自少是他們如何演繹他們的過去。

演出方面,戲劇類佔最多,比例超過一半,其次竟然是看了3個音樂表演 (今天晚上會多加1個),而舞蹈和多媒體演出則各佔2次,覺得有點不可思義。透過追溯自己每個月看過甚麼演出,也是一個自問自答、幫助記憶那一個月發生了甚麼事的好方法,尤其看表演與銀彈能力和演出季有直接關係。

在協助回憶的功能上,回顧演出好像較閱讀有效,因為閱讀書籍可以重覆在不同時間點翻閱同一段文字數遍,儘管每一次閱讀都是那個特定時間對該些文字與概念的重新解讀,但只少文字是確切的客觀存在在紙張上。但演出是時間的藝術,沒有錄影的情況下,在演出過後我能記得的畫面和感覺,都是在演出過程中我的篩選,即使往後回想過來,也很大程度上是在回顧已被我篩選的片段。因為觀看那個演出的那個月、那一週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對作品的印象,而閱讀書籍有時候讀得很快,不消一周已讀完,有時候卻耗上數個月(碰上忙碌的時候),所以書內的主題與意念相對表演內的,較能獨立於情感而存在。

讀了Gene Ng 的「APP時代必學讀書法」一文,裡面提及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小型知識體系,書與書之間總有連結存在,這也是使看書的人總有一大噸看不完的書單在某個書桌的角落或腦海中。如何把知識歸類、組織、連結,每個人都不一樣,甚至有些人 (藝術家尤甚) 不喜歡分類,這也蠻有趣。以下分享我本年度看書時喜歡的節錄~

總覺得這樣標籤過的書可以成為日後翻閱的重要索弓


《情義之都 --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徐詠璇著
「我們想做別人的天使,還是自己的神?」
「籌款 -- 籌的最終不是錢,是人心」
「慈善事業,不必政府首肯。不應是高官支配。…甚至政府不贊同或不能撥款支持,但民間認定有意義而堅持啟動的,捐贈者也可以自行決定支持多少或多久。…自由意志,最重要的成功要素。」
//這一段是徐詠璇基於曾蔭權強推關愛基金失敗的分析,但看完這書不夠一個月便看到那個689叫人不要捐錢給大學,到底自由意志還管用嗎?


《生活是甜蜜》李維菁著
「一個晚上的心心相印就好,她不想圖謀配額之外的繾綣,很怕命運的反撲。」
「藝術行政就是伺候藝術家幫他們打雜,要錢要人我都要給,外人眼中裡說妳好棒做文化事業做美的行業,不知道我們就是優雅的奴婢。」
//難得此書以藝術光環邊緣的人的視點出發,重看這個書名,那還是初衷的甜嗎?

《鼓動-朱宗慶的擊樂記事》朱宗慶著
「這是一項冒險之舉,一旦把樂團職業化經營,就等於對團員們做了承諾,要讓他們生活無慮,可以全心投入,要做到這樣的承諾,樂團就得有長遠的規劃、不斷成長的機,以及穩定的收入。」
//但願每一位打算創團的藝術家都能有這樣的思考,不要只為了能容易取得更多funding而草率創團。

《挺身而進》雪柔‧桑德伯格著
「『堅持而可親』的談判的方式,需要女性經常微笑、表現感謝與關切、尋求共同乯益、強調更高的目標,而且從解決共同問題的角度切入談判,而不是採取批判的立場。」
「我母親要我們面對面坐下來,要我必須先說出妹妹的感覺後,才能解釋棒棒糖的分配有多不公平。那樣講很痛苦,但是反映別人的觀點可以釐清歧見,成為尋求解決之道的起點。」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女權主義先鋒在坦能觀察:『強者掌握名詞和規則標準,弱者只得到形容詞』。」


文太長,看看有沒有空間再續表演回顧吧....哈哈。

書籍
《情義之都 --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徐詠璇著
《圖解設計思考 -- 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 艾琳‧路佩登著、林育如譯
《生活是甜蜜》李維菁著
《鼓動-朱宗慶的擊樂記事》朱宗慶著
《創作,怎麼搞的?》Julia Cameron著
《挺身而進》雪柔‧桑德伯格著
《人性的弱點》Dale Carnegie著


寫在可能出現的專題整理之前:藝術家與藝術行政的關係

在唸碩士時,曾思考過以藝術家及藝術管理人員的關係為論文題目,
第一次冒出這個想法是緣於出發唸書前,在香港一個藝術行政作為職業的講座介紹裡,
聽到一個同行朋友談及藝術行政如何不被藝術家尊重,不被視為伙伴的一番說話。
那時候我待在明日藝術教育機構,藝術總監Simon和公司經理兆麟也是適才重才的上司,我沒法理解這位同行朋友的感受,甚至有種:怎會這樣? 會不會是工作太辛苦的牢騷而已?
後來我慢慢領略到當中玄妙之處。

最近讀畢了同學宜儒來港送我的小說,李維菁寫的《生活是甜蜜》。故事描繪任藝術評論和藝術項目統籌的女主角,她年輕到熟年與藝術家伴侶、長輩的關係和藝術事業上的顛躓。當中寫到許多位於藝術創作邊緣的人,例如藝術評論、藝術行政及藝術家的老婆,以及樂於圍著藝術家團團轉的有錢人,他們的位置與狀態。其中有兩段,讀來特別椎心:
「她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富人喜歡窩在黃霽而的公寓喝茶寫書法,為什麼有錢人會喜歡從豪宅跑來黃霽而的舊房子,興沖沖地和黃霽而談藝術,談中國大陸市場和李叔同。
『他們為什麼喜歡和你在一起?有錢人。』錦文很衝。

『他們的人生很無聊,他們私下會憂慮自已庸俗,我是媒介,藉由跟我在一起,他們覺得自己親近了一些什麼,覺得能與自己的靈魂接通,他們在藝術家身上要的是這個。』」(p.86)

「『藝術行政就是伺候藝術家幫他們打雜,要錢要人我都要給,外人眼中裡說妳好棒做文化事業做美的行業,不知道我們就是優雅的奴婢。』
『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半點輸給那些搞創作的,不管是論程度還是對藝術的熱愛,或是我的智商我的才華,就因為我不是藝術家我就要伺候他們,為什麼?』
『這個生態系的分配就是這樣嘛,不是藝術家不是收藏家,還要進這圈子,就是分到賤婢這角色,起碼妳還自覺是賤婢,多得不知道的夢幻少女飛蛾撲火要來這圈子。』
『不一定當賤婢,也還有繆斯這樣角色可以演呀。』
『繆斯的下場比奴婢好嗎?』」 (p.181-182)

當然,這樣寫是有點小說戲劇效果的目的,但這種以藝術家為中心、近乎被奉作附有超自然力量的價值觀,現實上真的存在,我在工作上亦領教不少,這亦形成了藝術機構或組織裡的權力問題。

以上是作為藝術行政在情感泛濫下的一種說法,但如果把時間軸拉長,把視野拉闊,當然我們都知道相關的現實情況其實更複雜。例如身兼藝術家與藝術行政於一身、如果藝術行政掌有資金及資料並有分配的權力、除了藝術行政還有監製(執作人)、經營者或其他身份,以及位階高低等,這些都是影響與藝術家關係的重要因素。

在不確定是否能認真寫這個專題之前,來翻翻之前的筆記,看看這個我一直掛在心頭的題目,過往在哪些場合冒出來:

2014年12月16日 兩廳院邀來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Olivier Py講座:法國製造:場館經營及創作人才培育經驗分享
「是先有藝術家,然後才有劇場,接著才有經理」
「行政工作包括票房、時間、場地等等其實都是藝術的取向、藝術性的議題」
「不應聚焦在靜止的硬件上、應集中流動的價值」
「劇場不是『賣表演』的地方,不是找擅於藝術行銷的人去賣節目,而是需要把藝術家置於劇場,觀眾才會因而被吸引到劇場去」
「藝術家永遠以為自己年輕,要小心注意」

2014年12月21日 國藝會x表演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製作人專題」
「表演藝術製作人需要自我充權」
「藝術家與執作人的關係就像廚師與餐廳老闆的關係」
「熱情容易被消磨,最大的後盾是知識」
「藝術家與製作人的關係該基於信任,互相給予失敗的經驗、互相分享知識與失敗經驗」

除此之外,亦有學姐熱衷於以馬克思主義和霸權、意識形態從學術角度研究藝術行政或管理人員的勞動過程。因為人在香港,未能到校園親身到圖書館拜讀,但從摘要可見,蔡昀芝學姐的《表演藝術行政的主流論述與勞動過程-以台北地區中、小型劇團為例》傾向敍述性刻劃劇團藝術行政在霸權意識形態下的勞動情況,結論部份提醒局中不要被主流論述所催眠,需要自我省醒,而簡鈺恬學姐的《藝術行政工作者的勞動過程研究─以非營利導向之視覺藝術組織行政工作者為例》則溯源發現藝術行政被剝削的沿頭是整個行業的結構不健康、不完整所致。這兩篇論文的關鍵詞隱約滲透的自毀色彩好像蠻適合來形容這行業的人:「志願性順服」、「生產政治」、「製造甘願」、「生產遊戲」,注意這行業的人,意指不只是藝術行政。

====
References:
陳韋臻-「藝術勞動價值的復返 - 全面非典化與階級不正義」
http://udn.com/news/story/7034/1245774-%E8%97%9D%E8%A1%93%E5%8B%9E%E5%8B%95%E5%83%B9%E5%80%BC%E7%9A%84%E5%BE%A9%E8%BF%94---%E5%85%A8%E9%9D%A2%E9%9D%9E%E5%85%B8%E5%8C%96%E8%88%87%E9%9A%8E%E7%B4%9A%E4%B8%8D%E6%AD%A3%E7%BE%A9

簡鈺恬-《藝術行政工作者的勞動過程研究─以非營利導向之視覺藝術組織行政工作者為例》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4293694464421577827

蔡昀芝-《表演藝術行政的主流論述與勞動過程-以台北地區中、小型劇團為例》
http://thesis.tnua.edu.tw.dbs.tnua.edu.tw:81/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14-0909201516375300&start=81&end=100&from=DEPT&deptid=D0014005007

身靈合一的鼓聲-鼓童《打男》香港演出

日本世界級太鼓團 - 鼓童《打男》

如果你被海報上的肌肉男吸引進去,
離場後卻會發現留下在腦海和心頭的卻是那撼動靈魂的鼓聲。

世界文化藝術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兩年一度的藝術節,以引入世界各地文化為題,帶來多個不同類型的演藝節目,今年他們邀得日本世界級太鼓團:鼓童來港,帶來《打男DADAN》這個清一色男鼓手的節目。
從宣傳照中數個裸上半身的男鼓手圍成圈高舉原色長形鼓棍,蓄勢待發的狀態,在看完演出後特別感受到那種餘韻。除了打機的「太鼓の達人」以外,我對太鼓的認識可以說是零。看一個以太鼓為主的音樂演出,純為節奏的樂器到底會不會是很單調的「啪啪啪」、「咚咚咚」的就完結呢? 如果真是這樣,我便不會特地撰文記錄。
一如場刊內所述,《打男》這個節目,與鼓童的其他演出不同,沒有加進歌舞、笛子和女表演者,但換上多種不同的太鼓,而且全場共十一支曲中間一首緊接一首,中間沒有過場而產生的空白。演出開首的幾支曲作為進入狀態的熱身曲目十分適合,配合音色清脆的金屬類敲擊樂,太鼓聲沒有非常澎湃,反而像是一陣陣緩而不急的潮水聲或經過竹林的徐徐風聲,引領觀眾慢慢走進鼓聲的世界。中段多首曲目都用上非常大的扁鼓,鼓皮受鼓棍擊打的震動需要較長時間才完成整個回嚮,是一整片大海洋回傳來的大自然聲音有浩瀚的空間感,若要鼓聲飽滿而且響亮,必須要鼓手運全身的勁,擊在鼓皮上才能把聲音傳遍整個場館。無怪乎所有樂手都練得一身好肌肉,肩及臂都肌肉明顯發達而且紮實,擊打起不時配合腰部擺動和跳躍的運勁,看出他們追求擊鼓時身心一體的境界,像是看出他們竭力透過鼓聲與上天的神明溝通。古時,鼓聲是祭典(與天神對話) 及軍令和鼓舞士氣的重要工具,《打男》這個節目不只是透過鼓聲節奏引領觀眾,還可以透過鼓聲以及鼓手們的肢體全情投入,領悟大自然的奧妙。曾經有一位藝術家說,甚麼是好的藝術作品,如果把它放在造物者的作品(大自然)中間,而沒有產生排斥的話,便是好的作品。《打男》這次演出,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示範。

另外亦值得一提鼓手的舞台走位是音色以外絕妙的一環,由於每首曲轉換之間沒有空白,鼓手的肢體表現必須配合氣氛才不致令觀眾抽離欣賞的氛圍,另外鼓手們姿態優美地轉換擊打的鼓,跟隨鼓聲節奏和整體氣氛地搬鼓、進場和離場等等,他們的表現都不只是樂手,同時也是優秀的舞者!! 這可能與國寶級的藝術總監坂東玉三郎有關,坂東玉三郎同時也是當今最著名的歌舞伎演員,亦有執導舞台劇和電影,對於視覺上的美感自然是非常敏銳,只能說這個演出兼備絕佳的視、聽與心靈享受,實在令人心滿意足。

不少優秀的日本藝團都有其獨特、嚴謹的組織制度,如寶塚歌劇團一樣,如何培育團員的技巧以至精神層面上是重要的課題。鼓童研修所就是一所師徒制的太鼓學院,2014年改制後,學院分別設立兩年制的「Kodo Apprentice Course」集中培育表演者,以及「Community Development Course」為佐渡島上有志投身活化地區的個人提供技藝培訓。兩年制共住共學的學徒課程完結後,被挑選出來的學徒成為初級團員,之後經過約一年的訓練和實踐才有機會被挑選為正式的團員。
根除了學院制外,其組織架構中包括藝團「鼓童」以及各司其職的三個組織,包括Kitamaesen, Co., Ltd.負責團的行政及製作事務,Otodaiku, Co., Ltd. 管理版權、樂器採購及發展,以及錄影發行;而 Sado Island Taiko Center (佐渡太鼓体験交流館 Sado Taiko Taiken Kōryūkan)則是隸屬於Kodo Cultural Foundation (太鼓文化基金會),除了交流館作為文化推廣的常設財產外,基金會亦專職教育、推廣及地區活化等非牟利事業。而每年夏天,鼓童在他們的大本營佐渡島戶外,均會舉行Earth Celebration除了雲集各地藝術家有多個表演節目外,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這個清晰體制的藝團裡,是否更容易成為永續經營的關鍵呢?  至少,這個分工清楚的機構才能讓藝團同時在藝術水平追求和平衡在地活化與世界巡演兩者中,有良性的運作。



觀賞場次:2015年10月30日(五)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節目:鼓童《打男DADAN2015》

==
參考資料:http://www.kodo.or.jp/index_en.html









那個叫第一夫人的身份:《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

Portrait of Hillary Clinton by Simmie Knox, 2003.
白宮裡習慣掛上歷任總統與第一夫人的畫像,與之前所有的第一夫人畫像相比,希拉里在畫中自信仰頭、雙手張開一手握椅子、一手輕按茶几的形象,我個人解讀是暗喻一邊扶持任總統的丈夫,另一邊亦親身但輕度涉及政治實務。由於畫像是每屆總統卸任後才掛在白宮,因此也可算是總統與第一夫人任內的總結印象。

《活出歷史 -- 希拉蕊回憶錄》(Living Histroy) 這本書的初版是2003年的事了。隨著奧巴馬在憲法規定只能連任一次的情況下,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年在提前在今年民主、共和兩黨的黨內選舉將成為焦點。亦由於這個原因我終於看了這本由希拉里(此乃港譯,台譯為希拉蕊)自撰的回憶錄,當然,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一開始我便買錯了,我本身想買的是她在2014年出版較新的回憶錄《抉擇》(Hard Choice),囧。

不過,《活出歷史》應該比《抉擇》更為有趣,雖然她描寫的時局已非常不同,許多書中提及的各國在位者都已更換了好幾屆,但作為了解一位不大熟識美國政治以及為滿足第一夫人是甚麼的好奇心,這本無疑更為新鮮有趣。而且《抉擇》一書回憶的是希拉里敗給奧巴馬,無法爭取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奧巴馬當選為總統後,她被邀成為國務卿其後至卸任當中周旋在各國政治角力與全球社會議題期間的故事。明顯先見《活出歷史》是較容易「入口」。

希拉里在《活出歷史》能鉅細無遺的描寫從小時候到卸下第一夫人身份這麼長時間的經歷,只能說令人真的非常佩服,當中涉及許多時序的考究必須釐清,不然很容易產生政治危機,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這本書出版時希拉里已開展其個人的從政生涯,並可能為競選總統寶座而舖路。回憶錄大主線仍以歷史時序走,不過當中以事件及階段分章節,並巧妙把一些在該時段還未發生的同一事件「順帶」在文中略提,顯然是避重就輕。此書主軸仍是她自視為現代女性,平衡個人對社會貢獻、政治主張,以及家庭身份:作為女兒、母親以及不一樣的妻子的身份,有點老掉牙但卻是女性及保守選民最為津津樂道的調子(好喇,我承認就算覺得老掉牙,但身為亞洲女性來說還是蠻同意和蠻想看到喇)。

從希拉里婚後遲遲未有冠夫姓、協助丈夫從州長一直攻往總統寶座,走進事業顛峰、成為白宮新夫人所面對的評頭品足(真的是評頭品足,因為她的髮型和衣著成為一再被批評和無限詮釋背後象徵意義的焦點)、學習與媒體打交道、 喪父之痛、女兒離家上大學,以至克林頓婚外情醜聞等,這些一般現代女性面對的問題躍至全美(甚或全球)最受注目的位子上,本身已經蠻有娛樂性(?)。其中克林頓直接任命夫人希拉里擔任健保政策改革推動的主要舵手,也屬少見。當然她如何從傳統對於第一夫人的形象與期望,開拓女性獨立自主、是伙伴而非總統兼丈夫附屬品的形象,其堅持獨立的身影亦為其後來從政打下軟硬兼備的根基。

另一邊廂,希拉里藉由書中詳細地解譯她身為第一夫人期間遭遇的所有批評和政治危機,同時宣導她的政治取向與價值,這些作為政治人物要被選民覺得她沒有隱瞞、光明磊落、重申她的政治實務並非在選舉前才從石頭蹦出來,而是始終如一,以自傳或寫書作為政治手段拉高選情,在民主社會中是常態,也是險著,可惜香港不會看到特首出選前寫書,因為必須是險多於利。當然,自說自話的事,還要讀者和選民慧眼評斷。

Inside the White House: Decor and Art:
https://www.whitehouse.gov/about/inside-white-house/art#overview

書寫耳語情話


最近因為宣傳有關愛情的新製作,經常要搜尋動人的情話,或是手寫書信的理由。其中找到作家梁望峰寫給太太的情信,何其平淡又浪漫,是那種男女關係中,以為他不著緊凡是隨意的,卻原來心底裡稍稍地暗許諾言。另外找到一句話,說因為生命短促,所以才要渴望地久天長,也許如此,因為生活平淡卻又變幻無常,我們總想抓住一些「基本盤」,讓自己勇敢,有往外冒險的勇氣。還有張小嫻的一句:「愛情,總是在患得患失的時候最美好,如果永遠不去開始,也許永遠不會消逝。可是,誰又按捺得住不去開始呢? 」對牡羊座的我簡直想點頭一百次。
看了一大堆情話金句,我大概掌握和歸納了幾個重點:一、承諾;二、描繪心動;三、悲情牌;四、見微知著;五、奮不顧身VS細水長流;六、想像將來、地老天荒。由於我只是一個女人,無法理解男人喜歡哪些金句,而喜歡的準則又是甚麼,真可惜。也可能是我是牡羊女,這個只是我的標準,哈哈。但總的來說,如果寫情書、說情話,挑以上幾個方向大抵沒有大問題,當然還要配合表達手法吧,口講無憑,所以有字有句即使瀕臨分手邊緣,重看情信,比起看照片的力量更大,當然,這是假設那人還有留戀,若非,可能只是換來嘲笑。以下分享一下我搜集得來,又覺得蠻令人回味心動的句子~
「不要因爲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爲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
"Write the softest words and kiss them that I may at least touch my lips where yours have been." John Keats
"I know not how to express my devotion to so fair a form: I want a brighter word than bright, a fairer word than fair." John Keats
"Three such days with you I could fill with more delight than fifty common years could ever contain." John Keats
"Sometimes I can't see myself when I'm with you. I CAN ONLY JUST SEE YOU." Jodi Lynn Anderson -Tiger Lily
"No matter what has happened. No matter what you’ve done. No matter what you will do. I will always love you. I swear it." C.J. Redwine - Defiance
"And in her smile I see something more beautiful than the stars." Beth Revis - Across the Universe
“I love you the way a drowning man loves air. And it would destroy me to have you just a little.” Rae Carson, The Crown of Embers
"There is never a time or place for true love. It happens accidentally, in a heartbeat, in a single flashing, throbbing moment." Sarah Dessen - The Truth About Forever
"I don’t care how hard being together is, nothing is worse than being apart." Josephine Angelini, Starcrossed
"No matter where I went, I always knew my way back to you. You are my compass star." Diana Peterfreund, For Darkness Shows the Stars
"Seeing you takes my breath away." Sue Coleman
"I never knew I needed love until I thought you didn’t love me anymore." Sharmila Sivalingam
"我還是希望給妳親手寫一封情信。不是冷冰冰的電郵、不是長話短說的手機短訊,而是一封正式的、一筆一劃寫出的信件。" 梁望峰
"電郵隨時會給駭客入侵從此無法登入,手機壞掉就連冋內裡的一千幾百條短訊一拼擲到垃圾堆田區,到最後,倖存下來的,反而是一張最不起眼的信紙。" 梁望峰
"換個角度說,我喜歡的,是跟妳在一起的時候,我才會喜歡我自己。"梁望峰
"我大概已解答妳的問題了:「我喜歡妳什麼?」原來,我不是喜歡妳什麼,我只是沒法子不喜歡妳的一切而已。"梁望峰
"容許我答應妳吧,我們的感情不會有多長久,但只比性命稍長一點,就已經足夠了。"梁望峰
"我還是自信滿滿的, 因我找到連神也可擊敗的方法, 那就是:神也愛你,但我比祂更專注你一個" 梁望峰
"我不懂得扭扭捏捏,只會直接說我愛你!如果你再追問我有多大誠意,我只能答我已詞窮了!" 莎士比亞, 《亨利五世》
"愛情,總是在患得患失的時候最美好如果永遠不去開始,也許永遠不會消逝可是,誰又按捺得住不去開始呢?" 張小嫻
"我一直在關注你,用一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
"有些人, 這一輩子都不會在一起。但是有一種感覺卻可以藏在心裡守一輩子"
"愛情的方程式:一加一等於一切,二減一等於零。有你,我擁有全世界;沒你,我一無所有"
"願今生相伴,期待共日月永不朽,登山臨水証天長地久"
"許一世安暖 等到風景都看透 請你陪我看細水長流"
"我愛你, 是我剩餘所有生命裡最最重要的事"
"喜歡, 就是知道對方最好的一面而喜歡他。愛就是明知對方最差的一面,卻依然愛得義無反顧。"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每天早上醒來,看見你和陽光都在,那就是我要的幸福和未來"
"每一份矜持淡定的現在,都有一個很傻很天真的曾經"
"是你在我身上浪費的時間,使我變得如此珍貴"


*順帶一提,為了配合這個有關情信的愛情劇,我提議製作信箱做tablestand 以及策動手寫情說fb event , 有時候真的很懷疑這些細心、用心的舉動有沒有效、有沒有人見到。




香港的劇場觀察


--這是寫在北藝藝管所十五週年刊上的分享文,本來學妹是請我簡單講一下來台的經驗以及如何連結工作經驗與論文題目,只是「順道講一下劇場觀察」,沒想到後來都忘了寫自己的事,也沒有提及台灣朋友蠻關注的西九藝術區。不是說那不重要,而是香港劇場界大多以中、小型藝團為主,並不是許多團體可以直接與西九接上關係,而且落成之期還沒法看見,更踏實的是處理現在的危機與把握現在的機遇吧。--


「離開香港來台、來到北藝大唸研究所,原來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雖然當時的我有在劇團工作的經驗,但對於如何閱讀大環境、大氣候,還是一知半解。在台唸書的這段時間,隔岸觀火、拉遠距離,反而好像看到不一樣的香港藝文界。
在近年劇場界最著緊的題目之一是工廈劇場,與台灣 live house不符消防條例而面臨關門的情況相同,在香港這寸金尺土的小城市,遑論是「搞藝術」,普羅大眾居住的房子與空間也不足的情況下,劇團租用工廠大廈改變為排練場、小劇場是求變、求生存的一個方法。
然而上兩週突然出現政府地政署執法人員上門票控(發傳票)一間在工廈經營的舞團,指其違反地契中工廈用途,必須在限期內回復作為貨倉的用途。這事件令許多藝團人心惶惶,擔心是有規劃的執法行動。
另一方面經歷去年的雨傘革命,香港藝術界無論在藝術表現上出現了大量有關民生、自主、前途這些「後雨傘時代」為題的作品外,亦引發了演藝界意識到團結發聲的重要性,先後成立關注不同議題的藝界起動及香港專業戲劇人同盟。藝術與社會和生活息息相關,處於政治不穩的社會,劇場、藝術將會如何濃縮、轉化和呈現港人的意識,是藝術與非藝術的議題。作為藝管人身處在不安定的大環境中,更需要時刻思考使命與堅持,不能空有熱情與理想、也切記不要被沮喪與絕望吞噬,港台互勉之。」

  

替表演藝術團體「把脈」- 分享台灣表藝團體體質研究

表演藝術機構和其他藝團一樣,其營運資金來源不外乎政府資助、活動收入 (門票收入) 及非官方資助或捐獻,其中政府資助一直是藝術管理最常討論的項目之一。當經濟不景氣,人們的消費意慾下降引致活動收入減少,而外來資助或捐獻亦會隨商業機構預算減少,變相與其他慈善團體競爭資源,唯一能讓團體能撐著不被蕭條的洪流淹沒的,只剩下政府資助。

在台灣修讀藝術管理時,雖然沒有正式比較港台兩地的補助制度異同,但對於作為藝團的恆常資助,台灣文化部每年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把團隊的行政/管治能力「明碼實價」羅列出來,作為評核準則,覺得甚為有趣。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由台灣藝術資助單位「國藝會」委託表演藝術聯盟2009年進行的「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台灣表演藝術團體為面向分析」作為各位藝團的參考。

雖然作為藝術管理研究而言,此研究量化、質性的資料都非常齊全,簡直是一個榜樣 ,但複雜的、學術的都不詳述了,有興趣者自行研讀。我集中談實務上深具參考價錢的「體質」評估指標。簡而言之,這份研究報告並非欲了解表演藝術團體的藝術成就與水平,而是從行政管治能力,替藝團「把脈」,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況」、有沒有「頑疾」、「暗病」。

台灣文化部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好比香港藝發局的一/二/三年 行政資助,分級獎助計劃分為卓越計畫、發展計畫、育成計畫。對藝團而言除了是金錢上重要的行政資助外,更是一種官方的肯定。這個計劃的行政評鑑方式分為「基本指標」、「核心指標」、「成長指標」,這三大指標下再細分31個指標。我認為如果藝團經理每年均收集這些指標的數字,作為自我檢查或說服資助機構也頗有助益。以下是我篩選後認為香港團隊也可以參考的指標:

一、基本指標

營運面:
(1) 人效 : 團年度總收入金額除以各團核心專職人員數

財務面:
(2) 政府恆常資助經費佔年度總資金來源比例

製作面:
(3) 當年度演出場次
(4) 當年度新製作檔數
(5) 實際與計劃演出場次比例

二、核心指標

核心資源的累積:
(6) 全職團員之人數
(7) 售票場售票率
(8) 售票場觀賞人次

資源統合能力:
(9) 當年度預估收支與實際收支之差異
(10) 前一年度預算與決算變動金額
(11) 來自政府補助佔年度總資金來源比例
(12) 民間演出費佔年度總資金來源比例
(這部份香港比較少,舉例說是航空公司購入新飛機的記者會上委託了現代舞團編作與翱翔有關的短篇作品,舞團的收益便是演出費)

(13) 票房佔年度總資金來源的比例
(14) 民間贊助佔年度總資金來源比例
(15) 售票/非售票場次之平均每位觀眾成本,即當年度總支出除以觀眾總人數
(16) 受邀國外演出場次
(17) 連續三年公部門補助經費佔年度總資金來源比例
(18) 連續三年自籌資金佔年度總資金來源比例

當然以上的數據頂多是一些數字,就好像每分鐘心跳多少下、血壓值多少等,說到底如果要拉一個平均值才能比較不同藝團的「體質」是否健康。 這個研究以投入和產出的成效作為評比,把人效和年度演出總場次兩項製作象限分佈圖,所有團隊都能標示自己在分佈圖的位置。研究把第一象限命名為積極型,指這類型團隊營運能力佳、有效運用資源,是最理想狀態;第二象限為勤奮型 (我會簡稱為過勞型),這類型團隊演出場次需然很多,但收入偏低,需要提升營運能力;第三象限是求生型 (,其演出場次偏少,而且營運能力較弱;最後是第四象限的保守型,營運能力良好,但演出場次偏少,有待提高產能 (做研究有時候要留口德,保守型明顯就是未能善用人力資源啦)。
摘自《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台灣表演藝術團體為面向分析》
第一象限:積極型;第二象限勤奮型;第三象限求生型;第四象限保守型

來看看台灣藝團的表現:從2004至2008年數據平均而言,音樂類藝團主要落在求生型和保守型;舞蹈類主要是求生型;傳統戲曲類勤奮型與求生型藝團各位佔三成左右;而戲劇類則主要落在積極型和求生型。

就像中學會考拉curve一樣,標準還是和別人比較才拉出來,然而比較還是要找對對象,例如研究內提及藝團除了因為表演藝術形式差異而可能產生表現有別外,還會因為組織的規模大小所影響。如果沒法得知整個行業的具體平均數,回個頭來每年驗查自己的組織狀況,也可以作為自我考核的成績表,成為向董事局年度匯報時的重要支持。

不過,一本天書不能用到老,讀書時候讀過的策略地圖 (Strategy Map),從先從組織願景、策略等出發,再根據不同構面篩選適合組織的指標,反過來告訴董事局或資助單位,這些才是能滿足及適合自己機構的評量指標,這招反客為主,說不定更能增加董事們或資助機構對管治團隊的信任。

題外話:
我一直很想知道香港藝發局如何評定藝團是一年、兩年或三年資助,參考台灣的分級制,根據組織內的全職行政/藝術人員、機構成立年期、演出場數、營運支出等,藝團可以對號入座,申請卓越 (1年或3年,補助最高500萬台幣)、發展 (1年或3年,補助最高150萬台幣)或育成計劃 (1年,補助最高100萬台幣)。
可能之前太集中在台灣的學習,找不到香港藝發局的相關一/二/三年資助的標準,但考核之所在、表現之所在 (曾師這句話我有牢記著...),如果有些行政指標和準則可以參考,或許藝團們可以更妥善運用資源吧!

小妹才疏學淺, 若有理解錯誤還望指正,希望藝團們能自強不息,互相砥礪!


===========================================

參考資料:

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作業要點
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22_21800.html

《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台灣表演藝術團體為面向分析》
http://www.ncafroc.org.tw/research-content.asp?Act_id=77

不常規劇場與不常規觀眾

我對於不常規劇場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僻好,也許純然是新鮮感、也許是「接地氣」的感覺、更可能是因為即興與無法預計的刺激,就是一種比存在更實在的互動。最後一天以學生身份留在台灣的學習,是出席表演藝術聯盟的表盟沙龍-張吉米談他眼中的觀眾是甚麼。

其實早在認識吉米之前已經耳聞他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包括花蓮自強夜市裡的「夜市劇場」、把自己的婚宴直接變成公開的演出等,但真正接觸他本尊還是第一次!

這個分享是表演藝術聯盟的恆常活動,每月邀請藝文界的朋友分享,這次邀請張吉米談的就是「『觀眾』到底是什麼外星生物?」。老實說,接觸了張吉米本人後,我比較想要用「張吉米到底是甚麼外星生物」來形容這次分享,因為觀眾是甚麼原來取決於製作者或創作者如何定義自己和觀眾的關係,如果要假設觀眾是外星生物就好像說作為創作者的我們是地球人,觀眾是一種不可知的奇異生命體,要進行探究,但張吉米滿腦子的神奇想法、古靈精怪的念頭都不敢讓人反過來想創作者才是外星生物,作為觀眾好想要了解他到底搞甚麼、想甚麼。喔! 原來不自覺之間,創作者與觀眾的關係其實是來自好奇心的牽引!

話說回來,吉米這一次分享了幾個他的有趣創作,而《第四屆臺北藝穗節》、《CYH-279》與《夜市劇場》各有特色,讓人每次聽到都蠢蠢欲試!《第四屆臺北藝穗節》是一個頑童不滿官方主辦的藝穗節過於制約,自己在藝穗節下辦一個完全同名的「節中節」,這種惡搞有點像「扮嘢大賽」中模倣劉德華的「扮嘢王」出現在劉德華本尊的演唱會一樣。但當然除了惡搞,這個翻版 (如果從理念來說可能才是正版?) 藝穗節不只是玩玩而已,也真的對藝穗節如何辦很有想法,例如連結西門町八個地方,在兩、三天內每小時不停的演出,還有自行組織的踩街開幕、市集、論壇分享等等,觀眾可以以購買點券方式,用點券看表演,就是一種嘉年華或遊樂園的概念,是不是超好玩!!!

《CYH-279》像產品代號,其實是吉米的車牌號碼,他說他小時候夢想當計程車司機,但沒有夢成,轉念一下,把向自己的機車 (電單車) 轉換成小黃 (台灣計程車)的顏色,自己扮演計程車司機,發展成每次只有一名「觀眾」的劇場。那他會載觀眾到裡呢? 好像每次都不大一樣,而且觀眾還反過來有任務做,每一次演出的時間結束點都不大一樣,因為吉米騎士會邀請其他藝穗節的表演著當特別來賓,帶這名觀眾去看、去做一些連吉米都不知道的東西,這個特別環節的時間是無從拿捏的,最後吉米還會按觀眾的意願,載他去他想要的一個地方作為終結。我覺得這有趣的是他提及其實真正的觀眾不只有出現的那一名,由於他會在臉書tag該名觀眾,而且會透過與該名觀眾的對話後續寫出一些記錄分享在blog上面,透過許多網絡上在不同時間點看到這些記錄的人其實也是觀眾,這種把觀眾席從現實延伸到網絡平台的方式,創造了另一種對於觀眾的想像。一對一的移動劇場,是不是超好玩?!
http://cyh-279.blogspot.hk/


吉米作為八個創作者之一,參與的《夜市劇場》是發生在去年2014年花蓮的自強夜市的,如果戲劇和戲劇體驗變成滷味、變成咖喱魚蛋,可以打勾點餐會是怎樣?! 夜市劇場就是這樣,觀眾按每個title付費以及參與其中,他們還會把戲劇分類成不同類別,老實說,這才是踏實的觀眾拓展吧!!! 回過頭來看,我從來沒有看過戲的內容與戲名完全一致的 (這可能也是一種悲哀?) ,夜市劇場這種「自助式」的點「戲」方式,讓人思考消費與戲劇的關係,這種表演可能會被人嗤之以鼻說談不上是「藝術」、沒有「深度」,但創意十足、讓人回味的經驗,更不怕大家在思考有沒有「物有所值」的消費心態。


如果戲劇或藝術有幾個不同的「功能」,包括娛樂、教化等,有時候我們不能勉強所有戲劇演出都包含所有功能,如能面面俱到當然是可喜可賀,但只能滿足一項功能的戲劇,也不一定要壞事或者不能談得上是戲劇。然而更值得思考的是在市場區隔明顯的今天,其實已經不能具體的說「劇場觀眾」是怎樣的性格與背景特質,而是從生活習性、生活品味去分類,舉例說A類觀賞愛看韓劇、買衣服主要在Zara、看劇場演出只會看某些劇團有明星演出,如果這樣我們便不會聽到「我不是看劇場那種人」的說法,而是更具體地說「我不喜歡看那種劇場,而喜歡另外一種劇場」。我們要問的可能不再是觀眾到底在哪裡,而是思考如何找出對我們的戲好奇的觀眾好奇甚麼。

題外話:台灣點餐的方式跟香港茶樓叫點心方式也差不多,話說戲曲被大戶人家養起的那個時代,在茶館點曲子好像是蠻習以為常的事喔




不要活在「沒有認識自己」的夢想裡面-訪夜市劇場創作者張吉米
http://www.prototypeparadise.com/news/10

表盟 JUNE 沙龍【『觀眾』到底是什麼外星生物?】
http://paasalon.blogspot.hk/2015/05/0624.html

影滿貫詩 - 連結3歲、13歲和83歲的一個影子盒

續歐遊文化記錄,離開了比利時,我到了荷蘭探望兩位藝術家朋友:影偶師朋友Frans 和導演Joanne。我們在2012年的一個木偶藝術節認識,當年藝術節的主題是木偶藝術與社區的連結,而Frans和Joanne在荷蘭持續以戲偶、影偶連結社區中不同的人士,這一趟到荷蘭我便可以親身看看他們最近的 “Droomkoffer”( Dreamsuitcase-project )社區藝術計劃。

這個計劃目的是以影偶和 slam poetry作為平台,提供老年人、青年人和兒童互動機會,計劃首階段招募曾服務長者或與長者長期接觸的人參與,亦包括居住在Central Housing的居民,參與由瑞士戲偶設計大師Hansueli Trüb 教授製作影偶表演箱、影偶,其後創作偶戲演出並到幼兒園或托兒所等為小孩演出。同時計劃亦會連結slam poetry的藝術家,由於slam poetry深受青少年歡迎,Frans & Joanne希望在這些演出和交流後能與參與者討論如何能透過這些影偶表演,提供長者、青少年和小孩的互動平台。

計劃短片簡介 Droomtheater-Open Doors with shadow slam poetry
我很喜歡 Joanne 的紀錄片,總有一種重現真實感動的質感。
另外Google translate把Opens doors with shadow slam poetry 翻譯為「影滿貫詩」也太美了吧!

有些東西是3D printing做不到的,應該是手握電鑽自己「鬥木」這種實在感
這計劃的首場演出於6月13日在荷蘭鹿特丹開始,在戶外太陽超猛的地方仍能看到影偶,
不得不佩服Hansueli Trüb 的技藝!
(轉載自Droomtheatre)


影偶表演箱製作非常嚴謹,我們在半製品試著表演就知道很多細節是精心為影偶師實作考慮!
這個計劃仍在進行中,非常期待他們的經驗分享! 除了開放長幼互動藝術平台概念,以及被Hansueli Trüb 的藝術熱情和魅力深深吸引外,當天的活動空間和Central Housing,也吸引我回家後再深入了解。

Frans和其他的參與者,也住在Uithoorn 的Central Housing (也稱Social Housing)。這個共同居住計劃就是基金會提供房屋津貼和資助,讓不同背景但同樣願意嘗試共同生活的人住在同一幢房子裡,共用厨房、客飯廳、洗衣空間和花園,成為一種共同居住的生活模式。這種共同居住關係好像一個大家庭,他們會慶祝各人的生日、分享嗜好興趣、分擔養育孩子的責任,也會分成小組負責厨房、花園、清潔、技術工作等。
在到訪的當天,他們剛好預備在課堂結束後回到他們的central house裡舉行餐敍,我有幸與友人參與其中幫忙煮餸和一同吃飯。除了作為席間唯二的兩個亞裔人士切菜方法深感不同而好像不會煮菜以外,我們十分八卦地問了許多關於這個特別的居住計劃,例如有沒有入息上限、住的到底是甚麼人、到底共用空間和私人空間如何劃分、共用空間裡有沒有擺放私人物品、在共用空間的玩具從哪裡來等。部份問題其實在只有荷蘭文的官網也能找到(http://www.centraalwonenuithoorn.nl/ https://goo.gl/FTlJWu),但至於公用和私人空間分配與使用,似乎與默契有關,而且與阿姆斯特丹這些寸金尺土的大都市來說,Uithoorn是郊區的地方,空間看來不是最大問題。在官網看到一段文字反問為甚麼要共同居住,第一個解答便是:Because you do not want to live anonymously (因為你不想匿名地居住)。我回想,我好像喊不出香港隔壁家的姓甚麼,身為住在香港沒錢買樓的80後,居住的意義是甚麼呢? 我們追求物理空間同時如何看待社交空間? *

Uithoorn 在阿姆斯特丹市外一小時車程的小市鎮,四週風景怡人,小橋流水人家,
幹,我想待在這裡一個月~!

Central Housing / Social Housing Project in Urthoon 的共用花園
體驗荷蘭聚餐,荷蘭朋友說因為荷蘭過去是殖民宗主國,所以也引入了不少殖民地的飲食文化,
例如當晚我們有印尼蝦餅、泰式炒飯等。
晚餐準備中!
感謝美女們沒有嫌棄兩個懷疑是幫倒忙的怪人進厨房。

而大師班活動舉行的空間便是在Central housing不遠處的軍事圍牆遺址 ,這個遺址是一整個荷蘭皇朝的前線圍牆 (Stelling_van_Amsterdam)的南面一部份,以保護阿姆斯特丹。防線建於1880-1920年間,但隨著飛機和坦克的發明,防線已不能發揮作用,因而在即將完工的情況下被迫放棄興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lling_van_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防線,Uithoorn在圖下方,是整個防線的南方。
能融入當地生活的旅行總令人嚮往,這些經驗和見聞總能啟發更多思考和以及挑戰內在的「理所當然」。

看著這個美麗的景色,等待回去阿姆斯特丹的巴士。


---
註:
*插播廣告:本人參與的業餘劇團「仁戲」將於8月29-30日演出與居住空間和人際關係為題的戲劇演出《私家重地》,歡迎各位follow這個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umanBeingTheatre)了解一下!
參考資料:
Frans Hakkemars:http://www.franshakkemars.nl/
Joanne Oussoren (Droomtheater):http://droomtheater.com/
Hansueli Trüb :http://www.theaterpack.ch/







博物館新體驗-從一個愛情故事出發

2015年四月上旬,走了一趟比利時和荷蘭,其中比利時的中世紀古城布魯日的Historium Brugge博物館讓人一再難忘,是古蹟活化或博物館新形態的成功例子。這裡指的成功,僅以我的個人定義是:突顯古蹟及周遭文化的價值,並能向來訪者宣傳或傳遞價值所在;符合參與者的實際需要與興趣所及,並以當代參與者所能接受的方式傳遞知識。

布魯日(Brugge)位於比利時西北部的一個沿海古城,在十二、十三世紀時,是西歐最大的貿易商港以及重要商業城市,許多商業活動在此城發生,造就不少富商,從而亦養活了一些重要的藝術家。而Historium Brugge博物館便是以一個藝術家學徒的角度讓參觀者走進布魯日的中世紀歷史脈絡裡。

Historium Brugge博物館正門,
紅袍少女是這博物館的標誌

Historium Brugge博物館 位於布魯日廣場,主打以語音導覽、讓參與者親歷其景地走進中世紀時代的布魯日,認識和感受當時期的歷史與風土。其中提及的語音導覽和親歷其景,其實是以一個半虛擬的電影故事作為遊覽串連,配合館內模擬當時代的場景讓觀眾有特別的參觀經驗,同時加深對整個時代脈絡的印象。電影故事以當時期著名藝術家 Jan Van Eyck 的名作Madonna with Canon Joris Van der Paele  為重要素材,虛構了Eyck的學徒Jacob和畫中扮演Madonna的女模特兒Anna,並以二人的愛情故事作為電影主線。
畫家:Jan Van Eyck
 作品名稱:
Madonna with Canon Joris Van der Paele
全長約一小時的電影,參與者根據故事情節,在不同的房間移動,這些房間均極力模仿當時代的場景,雖然沒法如真人在面前演出般真實,但參與動線及觀賞設計別出心裁,例如講述學徒Jacob在聽令於畫家Eyck的指示一幕,觀眾被安排在一個窺探畫家工作的門外,還有改變電影是掛牆的的觀念,讓觀眾藉鸚鵡爬到燈架上,從鸚鵡眼睛俯視飯桌上的角度等。這些有趣的設計讓觀賞經驗更富層次,與場景設計互動,讓人印象深刻。

遊客帶著自己選擇的語言的導覽耳機,跟隨故事發展遊走不同虛擬場景的房間,
以不同的方式觀賞影片
參觀者以畫家工作室門外角度觀賞影片,
有時候影片中的演員反應更讓人以為參與在電影情節之中
認真如電影場景的房間佈置,與仿真度極高的人像與認真重塑的場景房間,
其一絲不苟的態度令人覺得想要打開所有房間的燈一再仔細觀賞。
我曾懷疑這個是真人扮演的....
當然「成功」並不是單指電影配合虛擬場景這一方面,後續的互動展覽和整個博物館空間設計也是非常巧妙的。在觀賞電影後,觀眾走到互動展覽區,除了傳統以展示版的文字和圖片說明外,亦有透過回顧電影片段提出幾個中世紀時期布魯日的商貿和社會背景的問題小遊戲。互動展覽區只有一層, 內容略為精要,展覽層外的陽台能俯覽整個廣場風景,陽台位置還設有望遠鏡,讓遊客仔細觀察廣場其他建築物。當離開展覽層正以為遊覽結束時,往下一層原來還是一家酒吧,遊客可以挑選著名的比利時啤酒,走到設有舒適座位的陽台,邊與友人微醺地聊天,邊享受布魯日和熙的陽光。

酒吧內各式各樣的比利時啤酒
廣場的美景與酒精,為這美好的觀賞經驗畫下句號
記得在台灣唸書時曾參與有關以故事行銷推廣松山文創園區的工作坊,當時研究所的曾介宏老師提出可以以古蹟原有的建築及歷史文化創作一個故事作為推廣,我們跟隨了對園區建築及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導覽老師遊區,並從中取材創作,創作出數個不同風格的微電影故事,沒想到這個方式遠在比利時已經被具體執行,還加入了不同的元素試圖強化參觀經驗,知性、藝術與娛樂也兼顧得宜。從Historium Brugge的節日特備event中忽發奇想,若要使遊客重覆參觀此景點,每隔三數年便創作一支風格不同的電影,或許也能解決古蹟再利用中遊客只到一次便不再到訪的困局。



蠻好奇輪椅人士的特別通道會是怎樣,但標示的用心也讓人留下印象


---
Historium Brugge 官方宣傳片:



參考資料:
官網:https://www.historium.be/en/home
參考報導:http://www.fansofflanders.be/Channels/Things%20To%20Do/5_January_2013/03012013_Historium